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17-01-18 發布者: 字體:大 | 中 | 小
周波
陸豐碣石鎮,地處南海之濱,是古代廣東沿海重鎮之一,聞名于惠潮兩州的玄武山,即在這座古鎮城郊。
南宋建炎年間(1127年至1130年),當地鄉民在碣石北面約一公里的山崗(原名圭山)上,建有一小廟,明太祖(朱元璋)在驅逐蒙古貴族削平群雄后,即遣朱亮祖鎮守廣東。軍事上實行衛、所、墩臺建置,分兵把守。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建碣石衛,統轄平海、捷勝、甲子三所,駐兵五千六百員(據《惠州兵防志》)。此后乃將小廟遷于現址,并正式稱為玄武廟。明萬歷五年(1577年),碣石衛總兵侯繼高加以改建擴大,清代又好幾次維修重建,香火甚盛,惠潮兩州人民和海外僑胞,來此朝拜的絡繹不絕。由于衛的設置,當時流行的程(程頤)、朱(朱熹)玄學,便得以在碣石廣為宣揚。隨著玄武廟的擴建和興旺,“玄武”兩字目益深入人心,因而,原來之山名(圭山)也就逐漸為人們所忘記玄武山的叫稱就一直沿襲至今,而民間又把山和廟統稱為玄武山。又因“玄”、“元”二字通用(見《辭源》),故有“元武山”、“元山廟”等叫稱。玄武廟在當時還有玄武寺的叫稱,《廣東通志》此時期的有關記載,也稱為玄武寺。這大概是出于佛教僧人在此闡教的緣故?!暗澜淘谠艿綌骋暋7鸾痰玫綄捜莺秃V信”(見翦伯贊的《中國歷史概要》),而明朝的程、朱理學(即有佛教滲入的玄學),又支配了整個社會,佛教僧侶的行動也受到保護。因而許多僧人先后集于碣石居廟閘教,廟內保存至今的釋加牟尼銅像,可以佐證。
碣石灣地處潮州、惠州之間成犄角之勢,吭扼南北,控引東西,是宋以來的海防要地,又兼其盛產魚鹽,因而碣石是當時廣東沿海之重鎮之一?!蛾懾S縣志》載:“碣石故稱雄鎮負山阻海是惠潮二郡門戶又兼其有魚鹽之地頗稱饒鎮……”。可想而知,碣石當年必定是兵家聚居、商人云集之繁榮發達的地方。
玄武山不很高,其主體“玄武廟”座落在山腰之間,是我縣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筑物,結構既嚴謹,造型也美觀,內有殿宇,廡廳、房舍等九十九間,占地約一千平方米。興盛時期的玄武廟,飛檐凌空,高脊巍峨,琉璃綠瓦,與廟后的石塔亭閣,翠竹松林相輝映,顯得金碧輝煌,氣勢高昂,雄偉壯觀。廟內重斗疊杳失,雕梁畫棟,彩仿朱柱,紅羅金匾,又使人感到肅穆端莊。而廟后山巔,有一石塔聳立,名曰“福星壘塔”,建于明萬歷六年(1 578年)初為泥建,清同治四年(1864年)改為石塔,文化革命時被炸毀,1981年依原樣重建,塔高十余米,全為花崗巖石筑成,八角三層,塔身中空,內有螺旋型石階可登,俯瞰碣石全鎮,極目遠眺,南海海面上,波濤起伏,海天一色,風帆點點,氣象萬千,陸豐八景中的“碣臺觀?!蹦擞纱嗣?。塔后有三臺碑,左為麒麟石,右為起龍巖、四美亭,自得居,而三臺石、龍船石、石池、龍泉等勝跡則圍繞山之左右外圍。起龍巖邊有龍門石一塊,斑爛蒼古,塔之兩旁,古榕蒼翠,修竹成林,風物宜人,乃游覽之勝地。廟內各處可看到歷代留下的文物。如南宋的“北極玄武”雕像,明宣德年制的銅香爐,萬歷年間的“釋加牟尼”佛像,清代金漆畫屏,明清兩代各地出產的青花瓷器。這些電為研究古代的工藝美術提供了實物資料。此外,還有明、清:戈武官員敬送的木刻匾額,如民族英雄林則徐刻書“水德靈長”和清代抗法、抗日民族英雄劉永福書刻的“靈聲滿道”。這些匾額在位證史記和書法藝術上都是不可多得的資料。而廟中的各種設施、碑記,也多屬明、清兩代的遺物。同時,玄武山曾為明、清兩代民族英雄的活動場所。
(一)明朝嘉靖至隆慶年間(約1560年至1570年)倭寇屢次侵犯碣石,禍害極大。明抗倭民族英雄喻大猷曾先后到碣石玄武山誓師閱兵;指揮張濟時、總兵侯繼高驅逐倭寇,愿戰于大德港灣,最后予以全部殲滅。玄武山左前方的“萬世太平”石刻,就是記載人民的愿望和一次驅逐倭寇的戰績。淺澳炮臺也是當時為防倭寇而建(見鄉賢張光妹《學海堂筆記》、《明史》和《陸豐縣志》)。
(二)十九世紀四十年代,英帝國主義以軍艦為后盾,大肆向廣東沿海輸入鴉片,欽差大臣林則徐奉旨來廣東禁煙和備戰。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親自書寫“水德靈長”的匾額送與玄武廟,雖屬敬神,但也是為了鼓勵當時作為廣東沿海重鎮的碣石軍民的士氣,防御帝國主義的侵略和禁止鴉片進口。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曾在越南抗法、臺灣抗日的民族英雄劉永福曾來碣石任提督,在任期間,經常帶獵犬到玄武山,登上石塔,瞰視海防,提防帝國主義侵略,并于光緒十三年(1887年)以“靈聲滿道”的匾額贈送玄武廟。
此外,玄武廟也是革命的遺址。1927年海陸豐農民革命領袖彭湃同志曾于廟前召開農民大會,傳播革命思想。廣州起義后,我紅二師東征,玄武廟曾被該師作為司令部。解放戰爭時期,玄武廟是我軍解放碣石城時的指揮所(據中共陸豐黨史資料)。
玄武山不僅是歷史悠久,歷史文物豐富,風景優美的地方,而且也銘刻著民族英雄林則徐、劉永福、喻大猷等的感人事跡,同時也是革命遺址,為陸豐縣的重點文物名勝古跡,又是聞名海內外信仰中心和旅游勝地。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