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17-01-19 發布者: 字體:大 | 中 | 小
江順喜(87歲)口述 吳佳仁、葉紹修記錄整理
一九二五年春,有一大隊軍隊開進了新田,這支部隊就是當時參加國民革命軍東征的黃埔軍校學生軍。他們全都穿整齊的軍裝、頭戴著大頭蓋帽,其中有一位坐著四人抬的布頂轎子的長官;前后有一隊人馬保護著,住進了屯寨村丘兆耿(即丘夢元,1924年曾任陸豐縣長)家。這位長官當時約四十歲左右,瘦長個子,平時出入都有四個警衛員緊緊地跟隨著,聽人說,他是黃埔軍校校長蔣中正。部隊一部分駐扎在曹屋祠堂,一部分駐扎在文祠學校,他們在新田住了兩晚便開走了。
部隊開走前一個晚上,村長把我叫去,要我為部隊挑擔,我高興地答應了。那時我才二十多歲,家中有老母、妻子,長年靠我出外挑擔賺腳錢度日。當時和我一起當挑夫的共有二十多人。第二天天剛亮,我們二十多個挑夫就集合到部隊吃早飯,飯后我被叫到一個小隊里,負責挑一種比較輕的擔子,里面的東西很怪,能對外地講話。我挑著擔子,一直跟著四人抬的轎子走,路上有時也停下來,他們攤開這些東西又在講話,講完話后又跑去告訴坐轎子的人,我想,坐在轎子里的人是蔣中正了,一路上他并不一直坐轎,有時也騎騎馬,那匹馬是棗色高頭大耳的山東馬。到了駐地,他還常常騎著馬到各地巡視一下,士兵們都向他立正敬禮呢!
當時這支部隊很好,我們為他們挑東西不但給腳錢,吃飯時有些士兵和當官的還常往我碗里送菜。我們挑著擔子到河婆,經棉湖、過洪陽,到了揭陽后部隊便要乘船去汕頭。那時新田去的挑夫只存下我和丘水秀(已故)等三個人,我們一致要求跟隨部隊去,但是他們不同意,我們就回家來了。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