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17-01-19 發布者: 字體:大 | 中 | 小
莊疊口述 沈壁村整理
碣石灣觀音嶺下的海灘,有一塊圓錐形的大石,底郭直徑約四米,頂端圓滑,儼如一枚手槍彈頭。這塊石并沒有什么奇異古怪的長相,只不過是周圍石群中鉸為端莊文雅的一個小兄弟。但是,古往今來,它卻吸引著不少游人,特別是明、清以來,許多游覽觀音嶺的文人墨客、文官武尉,無不到海灘來觀嘗這塊臨海的大石。他們賦詩題字,留下了不少墨跡。
相傳這塊大石的出現,同楊文廣的一段神奇伏妖故事連在一起,而成為觀音嶺游覽區的一個圣跡。
北宋的名將楊文廣,率兵南征。在一次追趕敵人追到觀音嶺下的時候,日已西沉,夜幕降臨,楊文廣便下令就地休息。那些經過三天三夜馬不停蹄,人不解甲地追趕敵人的官兵們,已累得腰酸腿軟,一聽到休息,無不喜躍歡呼,要是在平日休息的時候,他們會痛痛快快地飽吃一頓,然后舒舒服服地甜睡一覺。可是,今非昔比。俗話說得好:“食飽不如睡飽”。他們根本不思飲食。有的啃一口干糧還沒有全咽下就進入了夢鄉;有的連一口東西也顧不上吃就打起了呼嚕了,橫七豎八地睡滿了海灘。楊文廣眼見這個情景,倍覺這些英勇善戰,屢建軍功的健兒的可愛,暗地里祈祝他們能安然睡好一覺。大伙都睡熟了,他并沒有休息。他象慈母照料孩子睡覺一樣地在臥地穿棱巡視。不覺來到小陂上的一個村口的時候,忽見一個滿頭銀絲的老漢,形色張惶地向他走來,見了他更作揖道:“將軍快把將士們喚醒,萬萬不能在此睡覺”。
楊文廣意想不到他的軍令遭到突然的干預和阻撓,一時無名怒火胸中燃。但見眼前是村野農夫,不便發作。便壓下火氣憤怒地說:“只借一宿,天亮開拔”。
“一宿也不行啊!”老漢堅持地說:“半夜里……”
“啊!是這個緣故。”楊文廣誤解老漢擔心官兵騷擾,于是搶著說:“老丈不要怕,在下所率三軍,軍紀嚴明,絕對不會擾亂鄉民的。”
老漢道:“將軍誤會了。我們并不是擔心將士打擾。楊家將名聲誰不知曉!”
楊文廣見老漢這么懇切,必想是官兵人聚,在這里歇息會影響他們利益。便真誠地說:“兵將確實太累了。不能喚醒他們。這樣吧,對你們打魚有什么妨礙,損失多少,明天分毫不少地照賠就是了”。
“咳!”老漢著急地跺足道:“我不是計較這個。是怕你們半夜吃水妖的大虧。”
楊文廣恍然大悟,急問道:“豈有此事?”
老漢道:“海中出有水妖,十分兇惡殘暴,常常半夜登陸,襲人損畜,我們已屢遭其害。如今你們的人,都已累得這個樣子,那水妖來時一排浪,去時一陣風,很難摸捉,你們怎能應悄得了。”
楊文廣跪下作揖道:“多謝老丈指點!”
這時從村中陸續出來的人,已聚集了一大堆,也七嘴八舌地勸楊文廣離開海邊。
這可難為了楊文廣了。要轉移嘛,好不容易得到休息機會,白白失掉;不轉移嘛,真如鄉民所說的,水妖一來;將會招致損失。他左思右想,最后還是果斷地決定不去驚動三軍,讓他們爭得休息時間。便向鄉民們斬釘截鐵地說道:“有我楊文廣在,水妖休想興災作亂。請諸位父老鄉親放心就是了”。
月色朦朧中,楊文廣在海灘的前沿站著,有如一座金剛,監視著海面。一刻,二刻,三刻……大約過了一個時辰,突然大海浪吼風嘯,風助浪勢,浪乘風成,向海灘淹蓋面來。他“卡嚓”一聲,寶劍出鞘,向前跨出數步,厲聲喝道:“文廣在此……”話剛出口,水妖已經出現在眼前,象一條條餓狼,張牙簿爪地向他撲過來。憤怒的楊文廣,如脫羈的野馬,橫沖直闖,揚劍砍殺。只見劍起時寒光閃爍,劍落處血染碧波。殺得水妖凄聲狂嚎,尸漂海面,大潮急速后退。他把劍往跟前一截喝道:“水妖膽敢再來作崇,寶劍無情!”殘余的水妖聽到他宏亮如鐘的吼叱聲,亡魂喪膽,爭先恐后逃命去了。海面恢復平靜,他仍原地站著,一直守到天亮。
三軍兵將,做了一夜甜蜜的夢。清早起來,精神倍加抖擻。他們那里知道昨夜主帥同水妖打了一場惡仗。
軍隊開走以后,在楊文廣站立守夜的地方,突然冒出一塊錐圓形的大石,像一個巨人永遠監視著海面。從此再沒有出現水妖造孽,而且不論風多大,浪多高,潮水總不會漫越大石的腳下。
觀音嶺周圍的鄉民,都感念楊文廣免除水妖之害的功績,把大石作楊文廣的化身,虔誠奉祀,月中初一、十五,年中春秋大節,香火不絕,代代相傳自成風俗。這塊異石,也就成為遠近聞名的圣跡。到明朝萬歷年間,有欽差兵巡道鄭岳和欽差參將成大儒,把大石命名為“鎮海石”,并書撰三個大字,鐫刻于石上。還有汕湖國卿也題刻上“揚威止水”。清人的“永鎮安瀾’等,更為大石增添許多譖美的題刻。
現在,觀音嶺開辟為游覽區,前往觀嘗“鎮海石”的人,更是絡繹不絕了。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