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17-01-19 發布者: 字體:大 | 中 | 小
陳俊儒
公不離婆,秤不離砣
“公不離婆、秤不離砣”,形容詞。大凡農村熱愛勞動的婦女,每天與丈夫雙雙下地操作,早出晚歸,或城鎮小商販的夫妻店,兩口子經常湊在一起,人家會戲稱:“公不離婆、秤不離砣”。
“公不離婆,秤不離砣”,形容人家兩口子總在一塊(當事人也可以此為辯)- 引自吳開斌《香港方言》
辦
陸豐商場每遇操辦大宗貨物,事前經紀人必須帶貨辦(貨物樣本)交買方過目,經買賣雙方講定價格,訂明日后貨辦交貨;倘遇應交貨物和原來樣本不符(當日許諾給的貨物和實際給的大有出入),叫貨不對辦,可以拒收。
“辦”商品樣本,貨辦、睇辦《看樣本》貨不對辦(貨物和樣本不符)- 引自吳開斌《香港方言》
春
“春”,名詞。陸豐方言把動物的卵稱春,如春(雞卵)、鴨春(鴨卵)、魚春(魚卵),這個名稱現在比過去好似少人運用,有些青年人可能不夠理解,這是有了上紀的老年人,在舊社會的生活環境中,特別在封建家庭的婦女,是最普遍的詞語(目前陸河縣屬上護一帶農村,仍是把動物的卵稱春)。
“春”(動物的)卵(不單獨用)、雞春(雞卵)、魚春(魚子)- 引自吳開斌《香港方言》23頁。
乖巧
“乖巧”,形容詞。陸豐方言指聰明、伶俐聽話(指小孩)謂之乖巧。如遇家中小孩既伶俐,又聽從長輩教導,就稱贊說:“這孩子真乖巧”!
“虧得阿囡多乖巧,十只桶名都知道”。-引自越惻《九斤姑娘》。
“她雙乖巧又聽話,她一切都為別人著想,他純潔得像一張白紙;”- 引自瓊瑤《一顆紅豆》202。
四散飛
“四散”,屬動詞,陸豐方言對錯亂,沒有約束、隨處散開、隨意放棄、拋開、丟三落四謂之“四散”,如四散放、四散講、四散做、四散飛等。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前樹,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引自白居易《梁上雙燕》。
哈熟狗頭
陸豐方言煮、火煮謂之焓。焓是陸豐方言的生僻字,焓熟狗頭形容人之張嘴大笑,笑到見牙不見眼,齜牙咧嘴,笑得像焓熟了的狗頭,喻意深刻,入木三分,含貶義,但僅是戲謔,沒有惡意。
“焓熟狗頭,煮熟了的狗頭,”(形容人笑得齜牙咧嘴)。- 引自吳開斌《香港方言》231頁。
倔頭巷
倔,在本字的意義上,應該是:①直傲不屈、倔強爽直;②言語粗直,態度不好。但是陸豐方言卻將它借用為“不通達”解;倔頭巷就是漢語的死胡同。
“倔頭巷”(死胡同)(實指或作比喻)。呢條系倔頭巷黎既(這是條死胡同)。距偏要行倔頭巷、系人都有辦法他偏偏要鉆死胡同,那誰也沒有辦法)”- 引自吳開斌《香港方言》96頁。
海中無魚、沙馬貴
沙馬一是魚類中比較細小、魚鱗和骨粗硬、火肉,僅有些魚腥味的一種小魚??v使作為貓魚喂貓,貓還望而生畏。
陸豐世俗稱:“海中無魚,沙馬貴”,屬歇后語,意思是:因海面吹起東風。風浪洶涌,(沿海一帶簡稱“做海中”,)捕不到好魚市,僅有“沙馬”,算是奇貨可居,可以乘機提價貴賣,也有人用這句歇后語作為譬喻:例如每年農歷大、小署前后,農民要割早稻、插冬禾、種過冬番茨。工作繁,顧不及上市做買賣;城市個別居民如果碰上家中缺糧,等米下鍋,一時難于買回優質平價合適的,柢得勉強姑且在市場向糧販買點既粗糙、又價昂的米糧,以應付目前的需要,購買者明知出于無奈,柢好搖頭嘆氣說:“海中無魚,沙馬貴”!買點應急,好歹以后再說吧!”
摻
陸豐方言:“摻”指混合、混雜,如說里面已摻糖了。
“喜悅中和著哀愁,歡樂中摻著痛苦,一生沒有經歷過的酸甜苦辣,都在這短短的幾個月里嘗遍了”。- 引自瓊瑤《白狐》148頁。
牽腸掛肚
“牽腸掛肚”,陸豐方言形容:放心不下,操心掛念之極。如說:“這件事情使我牽腸掛肚,日夜想念!
“既然舍人已有了親事,老人去回覆了小娘子,省得他牽腸掛肚,日夜想念,空想壞了!”- 引自《二刻拍案驚奇》第17卷。
“這份牽腸掛肚,是我從來都沒有經歷過的”。- 引自瓊瑤《白狐》143頁。
親生仔不如近身錢
陸豐方言:“親生仔不如近身錢”這是社會上世俗流傳的飽含人情世故的一句話,反映出人生的經驗,和淺白的道理。
親生仔不如近身錢:(諺語)親生的兒子也比不上自己手頭有錢”。- 引自吳開斌《香港方言》23頁。
滾攪
陸豐縣方言:滾攪,是打攪、打擾的意思。世俗每遇外出作客,經常在主人殷勤的接待婉留下,感到盛情難卻,一在主家留宿,次日行將向主人告辭回家時,最后一句就是:“這次來滾攪啦”!表示歉意和道謝!其次,對自已家中的小孩子日常生活也是用“唔好去四散滾攪,有閑可以看書寫字”!
“滾攪、打攪、打擾、張伯喜歡既,咪去滾攪。(張伯伯喜歡靜,不要去打攪他)得閑睇嚇書,唔好周圍去滾攪人”。(有空看看書、不要到處去打擾別人)!- 引自吳開賦《香港方言》98頁。
煎堆
煎堆,我們陸豐早在幾十年前,一般業油炸食品(如當時叫浮豬腳圈,菜頭丸、豆干等)的小販,每年冬季大都有兼制煎堆發賣,球狀叫煎堆,餅狀叫油餅,餡得低劣,僅包些烏糖拌炒米粉而已。售價亦很低廉。
“煎堆,廣東過年的風味油炸食品,球狀或餅狀,內餡豐富,但吃時頗費牙力,諺語說:“年晚煎堆,人有我有(年晚指臘月將盡時。舊時家家制煎堆等應年食品,故云“人有我有”含“好歹我也算有”之意,如四十歲的光棍忽然娶個老婆,可以此為辯辭)”。- 引自吳開斌《香港方言》129頁。
無家教
陸豐方言:無家教,世俗每逢家中長輩遇上自己兒女在外肆無忌憚、胡理胡涂、到處得罪親友,叫無家教。
“有家教”(娘老子沒教好的,沒禮貌、不懂事的)(指小孩)。人地會話你有家教,(人家會說你有娘養沒娘教)(看你這么粗野無禮)?!? 引自吳開斌《香港方言》194頁。
妹仔大過主人婆
這里的“妹仔”是指舊社會的俾女。陸豐方言:妹仔大過主人婆,是世俗形容次要的超過主要的,比如以豆腐做菜,配以蝦米、香茹、肉末、花生油、醬油、味精、茨粉、糖、酒、芴、鹽等配料,買價遠超過主料之類。
“妹仔大過主人婆,屬俗語,喧賓奪主”- 引自吳開賦《香港方言》198頁。
死翹翹
死是生物失去生命,跟活相反。陸豐方言“死翹翹”(翹與竅同音),是對生物意外死、突然、驟然死、立即死的稱謂。
“撞到地上就死翹翹了,歷年以來,跳崖的人就沒一個救活,所以啊,那個地方全是孤魂野鬼呀!你們兩個給我記著,再也不許去爬那個望夫崖!”- 引自瓊瑤《望夫崖》30頁。
三個女人一個圩
陸豐俗語:“三個女人一個圩”,這是世俗對一般婦女的戲謔,挖苦女人多嘴,愛講話、愛講閑話,講話大聲;在日常的生活中。常見幾個女人湊在一起、說三道四、胡言亂語,形容如果有三個女人在一起,那種熱鬧場面,儼然成了一個集市。
“三個女人一個圩,(三個女人湊在一塊,就成集市)。(挖苦女人多嘴、愛講話),-引自吳開斌《香港方言》234頁。
甩
“甩”,漢語與帥字同音,①扔掉②拋棄,陸豐方言的“甩”是“披京”切,與漢語同義不同音。如說:“將腐爛的東西甩掉”甩磚頭、石仔等。
“……他們說愛你,在你面前裝瘋裝死,全是要把你弄到手的手段,等到玩弄夠了,他們會毫無情義的甩掉你?!保原偓帯读鶄€夢,三朵花》73頁。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