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17-01-19 發布者: 字體:大 | 中 | 小
葉縱
1949年7月,我所在的連隊——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江第一支隊主力新一營第一連和全營指戰員,奉命配合粵贛湘邊縱隊主力三團和海陸豐地方部隊作戰,于7月11日解放海豐縣城,14日解放陸豐縣城(即第二次攻打陸城),后回到縱隊和東一支的指揮中心河田鎮待命。7月25日,林平司令員命令新一營開赴海豐羅輋整編。新一營三個連與紫金起義的劉聲中縣大隊編為邊縱主力三團二營(機炮營)。三團團長阮海天,政委陳江天,副團長羅汝澄、林文虎,政治處主任朱小仲。二營營長劉聲中(后魏貴),教導員鐘忠、鐘斐(后),副營長劉奕、鐘良,副教導員彭展煌(方生)。我們連編為二連,連長葉佐庭,副連長陳炳輝。指導員彭彪,副指導員彭振銳。服務員勞飛雄,文化教員葉縱。排長有張威、李照烈、陳齊,副排長李少英。事務長張偉庭。全營衛生員有巢蓮、練鳳、彭章玉、彭云貞、彭英明、李永、蔡雪花等。整編完畢,即投入整訓。當時集中在羅輋一起整訓的還有邊縱主力三團的一、三營和主力一團的指戰員。整訓為提高部隊的戰斗力,準備掃清東江一帶的殘敵,迎接大軍南下,解放全廣東。
1949年是中國人民的解放年,勝利形勢發展一日千里。4月1日,毛主席朱總司令向解放軍發出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4月23日,人民解放軍突破長江天險,解放了南京,把紅旗插上了國民政府的總統府,宣告了蔣家王朝的滅亡。國民政府政軍要員倉惶南逃廣州。當時逃到廣州的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長何應欽,為了負隅頑抗,作垂死掙扎,除調集白崇禧、余漢謀集團軍建立“湘粵聯防”,妄圖阻擋南下大軍外,并指揮一批正規軍和地方部隊進攻我東江解放區,妄想鞏固其在廣東的反動統治。當時任國民黨陸豐縣長兼保安營長的鐘鐵肩,偵知我新一營從河田開赴他的家鄉羅輋,以為只有一個營,夢想食掉新一營。便糾集了敵196師一個美武裝備營和他的保安營共600多人,氣勢洶洶,分東南兩路進攻我部,于是爆發了羅輋戰斗。
羅輋位于海豐縣的最東邊,東北鄰陸豐縣的新田、上護;西鄰紫金縣的高潭;南面是海豐的公平。東西兩面崇山峻嶺,是一塊東北尖南面大的狹長地帶,部隊在那里整訓,嚴密封鎖著消息。我們的二連就住在石頭坪村。當時連日大雨,8月5日早,尚霪雨霏霏,連長葉佐庭和衛生員練鳳,調離連隊回陸豐六團工作,早飯后鄒自明走馬上任,接任二連連長。不久,我們便聽到了遠處哨兵的槍聲。從東路來犯的196師和鐘鐵肩保安隊100多人,由下礫占領羅輋坑尾頭東邊的高山黃坑凸和幾個山頭,構筑工事,準備截斷我部向河田的去路。由南路進犯的敵196師等也占領了黃羌以南的幾個山頭,準備大打。可是敵人碰上的是我邊縱的主力團,他們的如意算盤落空了,等待他們的只能是被殲滅的命運。上午二營奉命奔赴坑尾頭,攻打鐘鐵肩部占領的幾個山頭陣地,因二連過去打了不少勝仗,便命二連主攻黃坑凸敵人主要陣地,一、三連攻二連右、左山頭敵人。并派一連副指導員黃忠帶一個排配合二連作戰。二連受命后,冒雨馳過吳仔湖、中礦坳村,到達坑尾頭靠西邊的寨子村待命。到村后,大家馬上擦干被雨水淋濕的槍彈。雖然大家一身雨水,但斗志昂揚,紛紛表示不怕流血犧牲,一定要消滅山頂的敵人。隨我連進攻的副教導員彭展煌,問我“有沒有南方券?”(那時部隊給指戰員發二元南方券,作買肥皂等的生活費),我說:“有二元”,便拿了出來。展煌和其他幾個同志也把存下的拿了出來,同群眾買了地瓜和炒米,借鍋灶煮地瓜湯和炒米茶,食時見者有份,云貞等也一起食,雖然一人只有大半碗,大家有說有笑,但心里知道,這可能是最后一餐,作好了在戰斗中犧牲的準備。進攻的命令到了,我們連冒雨向黃坑凸敵人陣地猛沖,沖過一條盡是洪水的小河和田疇,敵人見我們沖鋒,從山頂射來密集的炮火,子彈在隊伍中嗖嗖亂竄,彈頭落在未犁過積水五、六寸深的田中,發出滴滴的聲響,我們飛速沖到山腳有幾戶人家的石梁祠村邊,看了竟沒有一個人“掛花”。盡管敵人仍在亂射,我們繼續猛沖,到了半山腰,有一層一層梯形長滿雜草的荒畬園,畬坣有一公尺高,連隊利用畬坣作掩護,逐級往上沖,沖到離敵工事50公尺處,是一片較開闊的略斜的坡地,完全沒有地形可以掩護,隊伍暴露在敵人工事前,敵人居高臨下,對我們非常不利。一場硬仗開始了。充滿革命英雄主義的戰士們,個個匍匐前進,機槍步槍向工事里敵人射擊,擊傷了幾個敵人。我們大喊“繳槍不殺”,有一敵人把槍舉過頭頂,可能是想投降,但我們后面的機槍手沒有看到,仍然在猛打,那個敵人又縮回工事里。鐘鐵肩率領的多是老兵痞,恃有工事掩護,負隅頑抗,繼續瘋狂掃射,二尺高的小松樹都中彈半腰折斷,如身體稍一突起,就有中彈的危險。同志們都視死如歸,用熱血和生命奪取著每一寸土地,匍匐到離敵人工事20公尺時,雙方火力更加猛烈,我們只能臥倒射擊。敵人也不敢抬頭,龜縮在工事里向我陣亂射。雙方呈膠著狀態。當時我們的手榴彈打光了,機步槍打不到工事里的敵人,在等待著天黑時撲上去。戰斗中,班長共產黨員彭池英勇犧牲;機槍手葉湘在換梳角時,左手拇指、食指被打斷;敵彈從戰士張洪的左肩進背部出;敵彈先射穿小樹,再中戰士葉球的左上唇,折人左咽喉壁,皮肉綻裂,滿臉是血。(因當時醫療條件差,沒有發現和取出彈頭,傷口愈合后,彈頭仍留在喉壁,已被許多血管包起來,后仍經常作痛,影響飲食)。特別是我連衛生員彭云貞①,看到戰友負傷,在來回搶救中,不幸左手腕被敵彈擊中,血流如注,她毫不猶豫,取出身上的手帕,靠右手和牙齒的協作,迅速給傷處打了二個小結,草草包扎,又接著搶救戰友。因臥著包扎不方便,她便跪起來包扎,完全沒有考慮自己的安危。萬惡的敵人不理背著紅十字藥包的救傷人員,一輪機槍向她射來,云貞左胸連中三彈,頓時鮮血噴射,她迅速用棉花塞住傷口,想著去搶救戰友,不到一分鐘,她對身邊的同志講:“啊!我頭暈。”說完就重重倒在火線上,手里還緊緊拿著救傷包。她英勇犧牲時,才19歲。英雄的中華兒女啊!就這樣戰斗到最后一分鐘,流盡最后一滴血,把寶貴的生命獻給了人民的解放事業。
戰斗持續到傍晚,小雨繼續下著,天色已經暗下來,戰士們身上的子彈已所剩無幾,機槍也打壞了,且從上午以來,一直沒有吃飯,隊伍很疲勞。營部通知我們撤下火線吃飯,補充彈藥再戰。許多同志悄悄撤下后,我摸著下來,剛到畬園邊,發現戰士葉忠(原名葉德舍)的腳骨被打斷了,血染一身,躺在雜草中呻吟。因離敵工事只有50公尺遠,尚在敵人火力網內,我迅速把他背起移到第一級畬園處,讓畬坣擋著。腳骨斷了,不能背著走遠,沒有擔架怎么辦?正在猶豫時,副指導員彭振銳剛好來到。兩人商量,決定留一個人在陣地照顧葉忠,一個人回連隊聯絡點寨子村,叫同志來抬。他叫我回去,因他是領導,50公尺遠還有敵人,我叫他回去,結果他回隊叫人。他走后,我坐下把葉忠的頭部枕在我的大腿上,使他舒服一點。不久,他說:“文化,我口渴。”當時我身上沒有行軍水壺,怎么辦?我便用左手臂挽著他的頸部,身體靠在我的身上,順手扯了幾片馬甲葉(藥名硬板頭,其果實紅色,可食。)用葉上的水珠去濕潤他的嘴唇。一會兒,他又說:“文化,我肚子痛。”剛好我身上帶有一盒香港同胞支援的虎標萬金油,便取出挖了一角揉抹他的肚臍,揉著,揉著,忽然他的頭動了一下,我趕快呼喚“葉忠、葉忠!”他沒有反應,任叫不醒,我意識到他與我永別了。流著眼淚,輕輕放下他的身軀。檢查我的漢陽造馬背槍,還有四顆子彈,便把子彈推上膛,槍口憤怒對著敵陣,準備敵人沖下來時,打三個敵人給戰友報仇,打四個夠本。當時天空陰暗,大地凝固,好像為烈士嗚咽,細雨紛飛,好像為烈士流淚。過了一段時間,突然敵人工事里的機槍齊向我方陣地亂掃,波光彈射出許多火蛇,有點山鳴谷應。我右手貼著扳機,準備敵人沖來時拼命。但敵人亂掃一陣后,突然停住,我屏息以待,感到空氣在凝固,過了一會,團部派了十多位戰友從山下上來,他們全手持沖鋒槍(有的持湯姆生)來支援我們。他們問我敵情怎樣?我說:“剛才敵人亂掃一陣,現在停止了。”他們問“多久?”我說“約15分鐘。”并站起來指敵人工事的位置給他們看,要他們匍匐前進。支援的戰友摸到敵工事前,排開橫陣,對敵工事一輪掃射,沒遇抵抗。原來敵人怕被全殲,亂掃一陣后,由識路的羅輋兵帶著乘黑悄悄從山窩逃竄。后來聽說鐘鐵肩部下山后,把重機、炮投在一丈多深的潭里,扶著傷兵,輕裝逃命。支援的戰友走后,我仍在看守葉忠烈士的遺體,等了約一小時,副指導員振銳帶了葉揚等和擔架來到,我們把葉忠遺體抬下山腳時,指導員彭彪和彭生幾個同志也抬著被敵打出腸肚當場犧牲的烈士彭池,從另一邊來到,匯合成一路,回到集合的村中,和云貞烈士的遺體放在一處。第二天,部隊拿錢給村長,請人買棺木擇地安葬。在攻擊另一山頭敵陣時犧牲的還有一連戰士沈國忠,負傷的有一連張副連長。傷員由衛生員彭英明等及民兵轉送到上護部隊醫院醫治。
從南路進犯的數百敵人,也在黃羌南面占領了幾個山頭,構筑工事。我邊縱主力一團和三團一、三營,先后把敵人團團包圍,發起多次強攻,占領了幾個山頭,敵人傷亡不少,他們在山下村中煮好的幾籮米飯和兩桶豬肉,也狼狽丟下,退守個別陣地。邊縱司令部要求各團發揮近戰夜戰的優勢,乘黑攻下敵人的最后據點,在我軍猛烈攻擊下,殘敵潰退。從坑尾頭向南逃竄的敵人,穿過我一、三團包圍圈時,也遭到我部的猛烈截擊。這時東南兩路敵人已全面分崩離析,殘存敵人向公平逃竄,我軍乘勝追擊,又斃傷俘敵一批。是役共斃傷敵一百多人,俘敵百余人。繳獲八二炮二門,六O炮三門,輕重機槍七挺,沖鋒槍步槍七十多支,子彈二萬多發,軍用物資一批。戰斗中三團政治處主任朱小仲等同志也負了傷。英雄的一、三團同志用鮮血和生命鑄造了羅輋戰斗的勝利,為東江地區的解放建立了功勛。
戰斗結束后,我們連隊仍回石頭坪整訓。二連黨支部根據彭云貞、葉忠生前決心在火線爭取入黨的申請及平時的表現,討論通過并經團黨委批準,追認彭云貞、葉忠為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過了數天,群眾來報,負責買棺木埋葬烈士的村民,貪污棺材錢,昧著良心,胡亂把烈士埋了。大家聽了很氣憤,指導員帶我和幾個同志去坑尾頭找村長交涉,經嚴肅批評教育后,他們承認錯誤,馬上買了棺木裝殮烈士,重新安葬。我們買了三塊火磚權作墓碑,我用鐵釘刻上“共產黨員彭池之墓”,“共產黨員彭云貞之墓”,“共產黨員葉忠之墓”②,涂上油墨,豎在他們的墓前,低首默哀,鳴炮緬懷,以告慰英靈。羅輋山永峙,坑尾水長流,為人民解放事業英勇犧牲的烈士們,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
注釋:①彭云貞烈士,女,原陸豐五云鵬嶺人。1988年5月,我應陸豐縣黨史辦之約,寫過《烈士彭云貞》的小傳,編入黨史辦主編的《陸豐英烈》第一輯。
②彭池烈士原陸豐縣水東鄉人。葉忠烈士河口鎮昂塘村人。據說解放后,彭云貞、彭池、葉忠三烈士的骸骨,已移到原籍的烈士紀念亭安葬。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