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17-02-21 發布者:lfszx 字號:[大] [中] [小]
一把鐵勺闖出新天地
——深圳市威海德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寶家的創業風采
在陸豐銅鑼湖,一幢幢嶄新的樓房去年來接二連三地進入人們的視線。一問這些住進樓房的村民,他們無一不在陸豐比德能源有限公司工作的,有的一家幾個工人。他們興高采烈地地說:“多虧有比德能源公司在這里落戶,讓我們得益了!”
村民贊揚的陸豐比德能源有限公司,就是深圳市威海德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寶家在家鄉創辦的,他為的是帶動銅鑼湖的一方經濟。
在一個天晴氣爽的深秋,陳寶家坐在我們面前,態度很溫和,說話時臉上總是帶著微笑、語氣很干脆,頗有涵養,也很豪爽。聆聽這位熱愛家鄉的企業家的故事,我們感受他創業時的艱辛,分享他成功時的喜悅。他的經歷雖然難以復制,但他的成功,卻昭示著一個道理:奮斗改變命運,創業扮靚人生!
他的創業軌跡,濃彩重墨地寫著兩個詞“坦誠忠直”和“不斷前行”。別人可以經受他的創業艱辛,卻難以復制他的創業模式,也難以復制他不斷往前的激情。
帶著200元只身一人到深圳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銅鑼湖,還是一個以農為主的華僑農場,生活著一群淳樸的僑民與農民,他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黃發垂髫,怡然自樂。陳寶家的童年就在這樣一個“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村莊里度過。
1979年,走出校門的陳寶家成了銅鑼湖供銷社的職工,開了一間小食店,主要以賣粿條湯為主。在當時的銅鑼湖,像他這樣的食店也只有兩家。每天拂曉,陳寶家就急急忙忙趕去購貨,回來后整個就忙著打點,然后自己操廚做菜,整天是既當買手、廚師,又當老板,雖然是辛勞了,但生意還不錯。這樣,陳寶家一干就三年。
那時,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而作為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深圳市更是成為人們向往的地方。1983年,陳寶家懷揣著一番激情與雄心,放棄自己已經良好起步的餐飲生意,下決心投身到特區的熱流中去闖蕩。“到深圳發展去!”那是他當時從心里升騰起來的一種吶喊。于是,他褲兜里塞著200元,手里拿著一支鐵勺,辦理了特區通行證,告別了親人,告別了家鄉,踏上了西去的客車。
“走四方 路迢迢水長長
迷迷茫茫一村又一莊
看斜陽 落下去又回來
地不老天不荒 歲月長又長
一路走一路望一路黃昏依然
一個人走在荒野上
默默地向遠方
不知道走到哪里
有我的夢想
一路搖一路唱一路茫茫山崗
許多人走過這地方
止不住回頭望
夢想刻在遠方”
餐飲業經營從“興隆”到“勝利”
陳寶家來到了深圳的布吉。望著陌生的城市,看著匆匆忙忙擦身而過的陌生人群,一種舉目無親的游子悲情頓時涌上心頭。但是,陳寶家馬上告誡自己:“你是想來發展的,就得吃苦吶!”由于技藝隨身,陳寶家很快就進布吉酒樓打工,有了一份固定的收入,也有了一個固定的落腳點。當時,一名姓林的揭西人在這家酒樓當大廚,盡管他的歲數比陳寶家大,可他的烹調技術卻比當時做一般廚師的陳寶家差,烹制的菜不能吸引顧客,而且大手大腳,經常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酒樓的蔡老板意欲辭退他。林師傅得到風聲,便私下里急忙來找陳寶家,對他說:“我上有老下有小,家里的經濟收入靠我一個人,要是我沒了這份工作,我的家就無法生活了!” 同時央求他:“如果蔡老板真的炒掉我,那你也跟著我走,蔡老板怕你走,這樣就會把我留下的!這一回你一定要幫幫我,我從心里感謝你!”陳寶家聽了很是同情,便為他向蔡老板求情,把他的家庭困境說給蔡老板聽。最后,蔡老板沒有炒掉林師傅,但把他降為一般廚師,而年紀輕輕的陳寶家當上了這家酒樓的大廚。
廚師的工作對他來說,駕輕就熟,這樣一晃兩年過去了。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早在家鄉就能放手干的陳寶家,積攢了一些資本后于1985年離開了布吉酒樓,自己租地開了一間“華興酒店”,干起了西餐與中餐生意。
這是他自己第一次在外地做餐飲。他既擔心又充滿希望,擔心的是,搞不好時就虧本了,充滿希望的是,當時在布吉打工謀生的人流很多,不愁客源問題。于是,陳寶家把在家鄉做粿條湯時的理念應用到這里,灌輸給他的員工。即是:一要坦誠待客,熱情服務;二要貨真價實、保證質量;三要味道可口,價錢便宜;四要建立關系,保持回訪。說白了,就是不欺詐、不貪婪,坦誠忠直,把顧客當成朋友來看待。意想不到的是,酒店的生意越來越好,食客越來越多。
陳寶家的膽子也越來越大了,到了1994年,他又租地開張了一間上規模的“華勝酒店”,從西餐、中餐,拓展到客房,業務逐步擴大。當時的“華勝酒店”在布吉是響當當的,酒店里100多間客房幾乎是天天爆滿,食客如云,去了一撥又馬上來了一撥,生意紅火。像這樣的既有餐飲又有住宿的酒店,在當時的布吉只有寥寥三間。
從陸豐偏遠鄉村而來的陳寶家,在十多年間,就實現了餐飲業從“興隆”到“勝利”的成功發展,自己從一個一無所有的打工仔華麗轉身,變成了酒店經理、個體戶老板。
幸運眷顧,他邁進了電池業
當時,來華勝酒店吃住的客人各色各樣。其中,落戶在深圳布吉的深圳冶金礦山聯合公司的領導等人,也經常來這里吃飯。時間一久,陳寶家就跟他們熟悉了,而且還成了朋友。
一晃時間又過去了幾年。1999年深秋的一天,冶金公司的領導等幾個人又來吃飯。這一次,陳寶家像招待朋友一樣,交代廚房烹制幾個招牌菜,熱情地宴請他們。酒過三巡后,陳寶家對他們說,酒店的租期明年就到,他也不想在干這一行當,太辛苦了。“華勝酒店可能不復存在,你們以后就無法吃我們烹調的菜了!”
其中一位50出頭的中年人接上話茬說:“年輕人,你不做酒店生意,我介紹你做另外一項生意如何?”陳寶家不假思索地答道:“好啊!那就拜托您,看看是什么生意門路!”
“現在,比亞迪公司需要大量的充電電池,我與他們公司的一些領導較熟,你干脆改行來做做現在流行的電池負極材料!”
“電池負極材料?我還是頭一回聽吶,我對此一竅不通,能怎么做!”
“沒關系,我來幫你!這些年來看你人品不錯,為人誠實,處世忠厚,我很欣賞你。”
“那太好了,我這真是遇到貴人吶!”陳寶家高興地站起來,舉起酒杯滿滿地敬了他一杯酒。
原來,這位中年人叫閔德,是南京人,早期在深圳冶金礦山聯合公司工作。他與比亞迪實業即后來的比亞迪公司領導層有熟人,至今他還在比亞迪公司當技術顧問。
于是,陳寶家出資金,閔德出技術,一種很嚴肅的生意不經意地在酒桌上一拍即合,順利談成了。過后,閔德又介紹一位在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的朋友來參股。這個人與比亞迪公司的某高層領導是大學同學,正是他知道比亞迪公司需要大量的電池負極材料這一信息。2000年,當世紀的鐘聲敲響,千禧年降臨人間時,他們滿懷信心和希冀,以股份制的形式創辦了深圳市威海德實業有限公司,專門生產電池負極材料,與成立于1995年2月的比亞迪公司真正建立合作關系,成為該公司的一個供貨商。
為了使公司的生產走上正軌,充分保障產品的質量,通過閔德的介紹推薦,公司聘請了兩位來自蘭州的專業技術人才當總工程師,又向社會招聘了100多名工人,在坂田租用了一處約5000平方米的寬地作為廠房,開始了電池負極材料的生產。主要產品為鎳氫電池負極活性物質,它廣泛應用于玻璃、陶瓷、搪瓷、油漆、涂料、電鍍、電池等方面。當時,一年可生產3000噸。
陳寶家在深圳辦廠,說來是偶然,其實是必然。俗話說:“老實忠厚,皇天保佑!”陳寶家的坦誠忠直,使自己獲得了幸運的眷顧,從此,他放下了手中那把锃亮的鐵勺,告別了油煙四濺的廚房,告別了他為之辛勤勞動過的餐飲業。
全國電池負極產品的佼佼者
自2000年開始,深圳市威海德實業有限公司堅持以人為本,以科技為先導,科學管理,在電池負極材料的生產過程中,不斷探索,不斷完善,不斷提升。科研隊伍以碩士研究生及高級工程師為主,具有強大的產品研發、技術攻關能力。2002年,公司通過了2000年修訂的國際標準,獲得了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并嚴格按照其標準的要求,堅持“協力合作、持續改進、不斷滿足客戶需求”的質量方針,建立了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并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生產設備和檢測手段,同時可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生產。由于研制能力越來越強,產品的質量就越來越好,不僅供貨給比亞迪公司,而且銷往全國各地,并出口英國、日本、韓國、俄羅斯、印度以及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當其時,威海德實業有限公司走在興旺發達的道路上。陳寶家自豪地說,生產電池負極產品的廠家目前在全國為數不多,上規模的更是寥寥無幾,只有河南省的3家,而這3家產品的銷量比不上威海德實業有限公司的銷量。可以說,威海德實業有限公司成為全國電池負極產品生產的佼佼者。
在生產電池負極材料的同時,2005年,一個機緣巧合,陳寶家與一位遵義的朋友合作,進行舊城改造,搞起了房地產開發工程。同時,陳寶家也想擴大自己的生產規模,就準備在深圳建一個大型的工廠。
恰逢當時陸豐市的領導來威海德實業有限公司參觀,聽悉陳寶家的想法后,就勸說他:“你是陸豐人,理應回家鄉辦廠,為陸豐服務啊!”
說者有意,聽者更有心。陳寶家就爽快地答應了。
說干就干,絕不拖拉。沒多久,陳寶家就將威海德實業有限公司的總部和生產基地從深圳市搬回陸豐市,原來深圳的總部變成了一個辦事處,只留下銷售和采購兩個業務組。同時,將公司更名為陸豐市威海德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基地位于陸豐市銅鑼湖國道北,占地面積約30000平方米。公司成為一家民營高科技企業,集電池材料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大型企業,也是國內規模較大的鎳氫電池材料生產基地。現公司技術研發中心設有鎳氫電池研究室、電化學研究室,產能大幅提高,負極材料年生產能力達7200噸,公司以其巨大的發展潛力,向著規模化、國際化方向邁進。
鎳氫電池作為一種高能綠色充電電池,在當今迅速發展起來。我國近些年來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鎳氫電池的研制與開發,并在廣東、遼寧、天津等地先后建立了一批生產基地,使中國鎳氫電池的生產迅速趕上了世界水平。
由此,陳寶家與比亞迪公司的老總王傳福也成為朋友。這以后,陳寶家的威海德實業有限公司又強化與比亞迪公司的更大合作,專門為比亞迪公司生產鎳氫電池即成品電池。
陳寶家以誠信立人處世,以實力和產品質量開發市場,終于贏得了事業的成功,實現了自己早年心中的夢想。
月是故鄉明
2006年,陳寶家邀請比亞迪公司老總王傳福來陸豐市考察。
時隔二十多年了,真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二十多年前,陳寶家背著行囊從陸豐走出去,二十多年后驅車回到陸豐。他的感覺是:一樣的月光,一樣的街巷;山還是那座山,河還是那條河。只是多了幾幢住房率不高的新住宅樓。陳寶家感慨萬千: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可愛的家鄉卻是落后依舊!
“飲水要思源,致富不忘本。”驀然間,陳寶家的心里升騰起這樣的理念,“我一定要感恩家鄉,回報社會!”
那天,他陪王傳福等人到清云山定光寺游覽觀賞時,就把自己欲為家鄉出點力的想法告訴了王傳福,也希望王傳福能幫助他配合他,一起為陸豐做點貢獻。王傳福被陳寶家熱愛家鄉之情所感動,表示愿意幫忙。
2011年,陳寶家又成立了陸豐市比德能源有限公司,辦公地址在陸豐市銅鑼湖農場,擴大生產;第一期的生產工廠占地10多萬平方米,第二期的10多萬平方米正在推進中。公司取名為“比德能源”,讓人一目了然地感知:是比亞迪與威海德實業的聯合,主要是從事能源生產的。為此,比亞迪公司總部專門派出了技術人員到比德能源公司,早期派出300多名,現在也有100多名,對公司生產等進行全面的業務指導,帶動研究與開發;公司現有員工2000多人。
在商海摸爬滾打那么多年的陳寶家,目光放得更遠。他覺得:只有員工的文化素養高了,生產的積極性才被激發出來,工作的效率也就大大提高了。他把現代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運用到具體工作中,特別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在工廠配套建了許多文化娛樂設施;還規定員工每星期一三七看電影(工廠自己放映),二四六唱歌,或自我進行,或搞搞比賽。讓員工放松情緒,把一天的疲勞消失在快樂中。
公司成立至今五年來,每年均向陸豐繳納上千萬的稅款,成為陸豐的納稅大戶。更重要的是,它帶動了銅鑼湖當地經濟的發展,服務業如餐廳、理發、小賣部應運而生,同時,給當地提供了許多就業的。
他實在牽掛著家鄉陸豐的發展,也絲毫不掩飾他對陸豐目前狀況的擔憂,對投資環境與人文環境等一些問題無法解決的無奈與不解,好幾次言辭懇懇地說,每個人都有責任來關心支持家鄉的發展,不愛自己家鄉的人是錯誤的。陸豐要發展,缺少的不是資金、也不是人才,而是正氣。
我覺得,他并不是“杞人憂天”,而是真的在乎家鄉,似乎有魯迅對阿Q的感覺:憂其落后,哀其心死。
人都是一個復雜體,在商海中大氣豪爽的陳寶家,其實也是充滿人文感情的,在他身上似乎可以看到傳統的美德:古道熱心。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他慷慨捐款,向災區群眾捎去一片真情;陸豐貧困學子“入學難”時,他也慷慨捐款,讓貧困學子圓了大學夢;銅鑼湖在推進新農村建設、推進教育創強時,他又積極解囊,熱心支持。……他充滿愛心!
歲月悠悠,陳寶家脫穎而出,在人生這一部已經拉開序幕的大戲中,積極而起,勇敢前行,最終獲得了勝利,收獲了成功,讓自己的人生繪上了七彩華章。
文/黃俊杰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