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22-06-29 發布者:liang 字號:[大] [中] [小]
在市“兩會”期間,《市政府工作報告》對今年工作作了安排。如何推動深層次改革和開放,促進發展環境新裂變、新崛起。我們一起來解讀《市政府工作報告》。
加快“5+2”農村綜合改革 完善農村承包地經營權流轉機制,全市承包地經營權流轉率達到52%以上,新增10個“股票田”實踐示范典型。全面完成“房地一體”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建立完善市、鎮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加快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確保村集體經濟組織都有穩定經營性收入,全面消除年收入不足5萬元的薄弱村。依托省中小企業融資平臺汕尾專區,推動“三農”企業獲得信貸便利化,鼓勵各金融機構逐步減少或免除部分農村服務收費。
深化國企改革和對外開放 啟動國企改革,增強資本實力和盈利能力。做大做強市政投資公司,組建投控公司、供水集團、新媒體公司等,加強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資金管理。做大進出口總量,補上引進外資企業的短板。
提升發展資源利用能力 開展要素保障大會戰,攻堅土地等制約發展的要素,提升土地要素保產業發展能力,建立土地二級市場交易實施細則,加強監管服務,提高存量土地資源配置效率。實施“標準地”、新型產業用地(M0)、“畝均論英雄”改革,完善園區用地保障機制,推進國有企業存量土地盤活利用,加快推進我市耕地補充、拆舊復墾、墾造水田工作,加大對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盡土地的處置力度,為全市項目建設提供用地保障。提升水資源保生活、生產能力水平,推動螺河至碣石引水工程建設,提升龍潭水庫至三甲地區水利工程建設水平,著力解決東南片區工業、農業用水問題,推進全市農田灌溉系統整治,強化鎮(場、區)農村供水管理,完善“四生”水利基礎設施網絡。
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能力 提升金融要素保發展水平,大力吸引各類市場化基金參與建設發展,支持企業通過改制上市、債券融資、并購重組等方式做優做強。開啟“金融+集體經濟”“金融+農戶”金融助農強村模式,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引導涉農金融機構大力發展小額信用貸款,推行“整村授信”“政府+村”信貸,做活做大農村產權抵押質押貸款,形成多渠道、多元化供給的金融支農體系。積極引進外部金融資源,爭取銀行、保險、證券機構及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融資服務機構落戶,壯大金融服務陣營。
加強財源建設 充分發揮市財源建設領導小組的統籌抓總作用,深入挖掘稅收、政府性資源、國資運營收入潛力,逐步推進鎮級財力自主建設。推進財源建設制度化,堅持財源項目清單化。盤活政府性資源資產,加大土地、礦產、海砂等資源市場化出讓力度,加強供水、小水電、新媒體等國有企業監管,做大戶外廣告、停車場、工程余渣等政府性資源收益,拓展財源增收渠道。用活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中央預算內資金等資金政策,大力支持重點財源項目建設、培育新增稅源。加強稅源管理和預警分析,做到應收盡收。
來源:陸豐市廣播電視臺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