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23-03-01 發布者:shore 字號:[大] [中] [小]
?在剛剛閉幕的市“兩會”,《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一年工作安排。報告中提出,要聚焦聚力實體經濟增量提效,夯實制造業當家和興海強市基礎。縱深推進實體經濟提質行動,堅持“深度融灣”、制造業當家不動搖,加快打造產業發展“興”的品牌。具體是作了怎樣的安排,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
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搶抓“雙區”和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建設以及省推動產業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重大機遇,推動產業深度融通。積極對接深圳等地,推動電子信息、高清視頻等產業縱深發展。謀劃灣區產業轉移平臺建設,用好用足省促進產業有序轉移的主平臺規劃建設政策,特別用好省級自然資源配置支持、生態環境保護支持、科技創新支持等政策,力爭今年引進“大灣區”超億元制造業企業50家以上。
推動支柱產業建設提質提效。推進產業項目“立柱架梁”,打好產業發展大會戰,確保2023年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保持45%以上。做大做強能源產業,全力推進核電機組、甲湖灣3、4號機組、內洋光伏建設,加快核電項目和赤石牙抽水蓄能項目前期工作,謀劃儲能產業和海上光伏發展,打造“風光水火核儲”能源產業體系。加快壯大電子信息、高清視頻產業,補齊產業上下游企業,加快推動中電光谷產城一體化項目落地建設,實現東海經濟開發區工業產值達到25億元以上。做大做強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產業,形成海工裝備制造業集聚發展區,實現臨港工業園區企業產值增長15%以上,達到185億元以上。推動星都、三甲五金電鍍萬洋眾創城項目加快開工建設,早日形成實物量,全力推進智能制造和五金產業發展。
推動工業投資增速增量。實施工業投資倍增計劃。制定出臺支持政策,明確投向制造業的資金、土地、用能、金融等要素硬指標,推動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力爭全年培育規上工業企業50家以上,新增工業投資18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推動20家企業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確保技改投資增長7%以上。在新材料、新型儲能等領域招引一批項目,推動制氫、儲能、碳中和等產業發展,搶占發展制高點。
來源:陸豐市廣播電視臺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