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23-06-10 發布者:shore 字號:[大] [中] [小]
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農業興市、工業強市、商貿旺市,培育壯大海洋和數字經濟,“3+2”現代產業體系加速構建,縣域綜合實力不斷提升。近日,市委副書記、市長高火君在接受汕尾日報專訪時介紹了我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情況。
高火君介紹,我市堅持把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一項戰略舉措來抓,不斷加固農業基本盤,全面構建“1+4+N”現代農業產業園格局,累計引進涉農企業200多家,擁有國家級名特優新區域品牌7個,省級名牌產品7個,汕尾市級名牌產品26家。一季度全市農業產值同比增長9%,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7.2%。
為不斷夯實工業強市根基,我市突出制造業當家,聚焦發展大產業、建設大平臺、推進大項目、引進大企業,做大做強電力能源、海工制造、電子信息、化工新材料“四大產業鏈條”,大力推進陸豐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五金配件產業園、星都產業園以及臨港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兩個“萬畝千億”大平臺建設,不斷積蓄裂變發展動能。目前,中廣核汕尾后湖、甲子一、二等海上風電項目全部建成投產,“風光水火核”電力能源體系正加速形成。2022年,海工基地產值突破150億元。中廣核甲子900MW海上風電場全容量投運,標志著全國最大平價海上風電場在我市建成投運。
在壯大文旅經濟上,我市依托山水、海岸、文化、美食等資源優勢,發展“文化+、體育+、旅游+”,打響陸豐鄉村旅游品牌。今年元宵期間,舉辦首屆民間文化節暨文旅項目“三個一批”活動,簽約、開業、開工總投資超170億元,推出“紅藍綠古”4條特色文化精品旅游線路。今年“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3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1億元。
作為粵東海岸線最長的城市,我市搶抓海洋牧場新賽道,重點打好“海洋、海岸、海港”三張王牌,明確1年內順利起步、3年內陸海接力的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鏈初步形成、5年內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鏈及產業集群規模顯現、10年內全面建成海洋漁業強市的各個時間段的目標任務。目前全市擁有1處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規劃7片養殖功能區海域、在建海洋牧場項目1個。
來源:陸豐市廣播電視臺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