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23-06-12 發布者:shore 字號:[大] [中] [小]
人、地、錢從哪里來?市委副書記、市長高火君在接受汕尾日報專訪時介紹了我市在開展“百千萬工程”建設過程中如何突出改革賦能,堅持用好改革“關鍵一招”,破解縣鎮村發展瓶頸制約,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我市持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通過打好“5+2”農村綜合改革“組合拳”,有力盤活農村閑置資源,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激活農村發展內生動力。深化“新地改”,全力推廣“股票田”“股票宅”等經驗,引導群眾流轉土地、托管土地,進一步破解耕地撂荒和碎片化難題。同時,通過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提高土地集約利用率和產出率。目前,累計完成土地流轉42.92萬畝,推廣“股票田”14塊共4569畝。深化“新權改”,全面清查不規范合同1410宗,扶持壯大集體經濟試點項目65個,全市擁有各類新型經營主體1901家,輻射帶動集體經濟提質增效。深化“新金改”,積極搭建“銀企”“銀農”平臺,深入開展整村授信,全市6家商業銀行完成“整村授信”279個,授信農戶7021戶。一季度,全市涉農貸款余額99.29億元,同比增長43.42%。
我市深化鄉鎮(街道)體制改革,規范設置東海、城東、河西三個街道,完善以鎮街黨(工)委為核心的“一中心四平臺”運行機制。加強基層放權賦能,優化調整職權下放事項,確保權力“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全市累計下放執法事項664項。
激活市場“一池春水”。我市持續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和營商環境綜合改革,加快建立要素市場制度,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等要素向重點產業項目匯聚的良性循環,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營商環境4.0版本。
來源:陸豐市廣播電視臺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