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19-08-16 發布者:liang 字體:大 | 中 | 小
吳志躍?沈冰
近日,筆者在陸豐市河西鎮石頭山村發現第九任縣令楊枝華和第十一任縣令王之正遺留的聯文石刻。陸豐于雍正九年置縣,至1911年辛亥革命止,歷任縣令留下的遺世真跡很少,這一發現彌足珍貴。
石頭山位于螺河西岸,以沈姓為主要姓氏,曾出過多名舉人,也遺下了很多文物古跡。天褒節孝坊就是其之一,兩任縣令的聯文石刻正是鐫刻在節孝坊上。
天褒節孝坊,位于今石山村委石亭村,該坊建于清乾隆十年乙丑(1745年),是為旌表石頭山沈氏十四世沈龍雯之妻林氏而立。據清乾隆十年版《陸豐縣志》記載,石頭山節孝坊是當時陸豐四大節孝坊之一。

節孝貞淑林氏孺人矢志守節撫孤,奉親課子,備嘗艱辛,恩勤兩世,育兩代,守節三十八年,六十四歲卒。及至其孫沈展才中舉后,為彰揚一代貞節至孝之賢淑,巾幗之典范,時任陸豐縣儒學馬符錄、陸豐縣第九任知縣令楊枝華申文將林氏孺人生平事跡表奏朝廷,請朝廷旌表。乾隆十年乙丑陸豐縣第十一任知縣王之正奉旨依議給銀建坊,供人們憑吊追思,籍以教化人心。

節孝貞淑林氏孺人,幼出名門,年十六歸沈門,結婚十載,其夫君龍雯公不幸亡故,孺人年二十六喪偶,肝腸寸斷,擗不欲生。此后,孺人母道而兼父道,奉親課子,訓誨兒子成立。豈料長子兆桂成家后不久又撒手人寰,英年早逝,遺下幼子展才。苦雨凄風,接踵摧殘,非常人所能承受,林氏孺人遂以單薄之軀,柔弱之肩,又擔負與長媳石氏再撫孤孫之重任。在那歲荒時蹇的歲月生活之艱辛可想而知。林氏孺人非但將孫展才撫養長大,而且取得功名,位列階品,孺人真乃巾幗丈夫也!
節孝坊的正面橫匾為“天褒節孝”,正面楹聯為惠州府陸豐縣第九任知縣楊枝華所撰:“集蓼如荼完盡一生亮節,褒榮錫寵永垂千古芳名”,落款為:“古黔楊枝華南喬氏拜贈”。?亭坊的內面橫匾為“奕世流芳”,內面楹聯知縣王之正親筆題字為:“苦節凜冰霜母德恩勤兩世,榮褒光閥閱壺儀微媺三都”,落款是:“文林郎知惠州府陸豐縣事?北平王之正拜贈并書”。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