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20-09-18 發布者:liang 字體:大 | 中 | 小
蔡贊生
原本貧窮落后的村道變得寬闊整潔,村道兩排安上了太陽能路燈,村里的文化小廣場上有老人孩子在休閑娛樂,村民安居樂業……在陸豐各地農村,處處都能看到美麗鄉村建設的美好畫面。
今年來,陸豐市全力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創建新農村示范村。市黨政全面準確把握“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將扶貧開發和新農村建設工作作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來抓,積極主動承擔主體責任,形成了市、鎮、村“三級書記”主抓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格局。
全力推進新農村示范村創建
全市各貧困村以整治村容村貌為切入點,積極引導農民群眾自覺參與投工投勞,清理各類建筑材料、雜草雜物、積存垃圾、河塘淤泥,拆除危舊房、廢棄房和露天廁所茅房,亂搭亂建構筑物和非法違規廣告,促使村莊“臟、亂、差”現象得到有效整治,村容村貌進一步美化。
同時,陸豐市各地還立足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和產業布局,充分利用各地資源優勢,強化產業扶貧措施,深化貧困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全力推進產業扶貧富民工作,大力發展新農村生產力。
目前,全市66個貧困村已全面完成村莊整治創建規劃,以增加貧困人口收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為目標,聚焦農村村道硬底化建設、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污水治理、集中供排水和村容村貌提升等為重點領域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
發展產業、富裕農民,讓農民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是新農村示范村建設的題中之義。自開展新農村示范村建設以來,陸豐各地都把生產發展作為新農村示范村建設的首要任務來抓,在農商市場建設、棚菜生產、種植基地、精品畜牧業、勞務輸出、農村新型合作組織創新等方面都有新突破。
新農村示范村建設工作給該市各地農村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注入了生機與活力,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贊譽。
激活農村發展新活力
在河東鎮歐厝村,筆者看到該村在幫扶單位的支持幫助下,完成了公共服務站、文化廣場、景觀池、路燈、環村道等項目建設;拆除危、舊、棄房288間,已拆面積約28800平方米,清理溝渠池塘、房前屋后、村巷道堆積雜物、垃圾共計約4000噸。
此外,歐厝村還緊緊圍繞扶貧攻堅工作整體目標,探索新型扶貧模式,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通過新建農商市場,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創收7萬元;由深圳市司法局出資種植農產品鷹嘴桃100畝、地瓜30畝,為每戶貧困戶發放盈利分紅;統籌扶貧開發資金投入產業園區資產收益類項目,為有勞力貧困戶每年獲取6%-10%回報率。這一系列產業扶貧措施有效促使貧困戶實現如期脫貧。
筆者來到金廂鎮下埔村,該村是陸豐市66個省定貧困村之一,近年來,該村堅持以黨建示范為引領,大力推進精準扶貧和新農村示范村建設,同時依托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推動“紅色村”鄉村振興發展。

在下埔村新建的文化廣場上有一副浮雕壁畫,上面展現的是周恩來、葉挺、聶榮臻等老一輩革命領導人在下埔村黃厝寮黨員群眾護送下,乘小船搶渡香港的場景。該村明確“紅色鄉村、生態旅游”的特色發展思路,努力打造“紅色下埔、綠色下埔、活力下埔、美麗下埔”。經過打造后,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西南鎮青塘村曾被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評為“廣東省衛生村”。為確保建立健全有效的長效機制,青塘村“兩委”統一思想,通過各種渠道廣泛宣傳和普及農村環境保護知識,達到用思想指導行動,用行動改變習慣的目的。把責任壓實分解到人,強化環衛工人的監督管理,兌現獎懲和追責機制,確保保潔工作做到位,保持村容村貌干凈整潔。

村民群眾為新農村齊點贊
河東鎮歐厝村村民告訴筆者,以前村里的市場是非常落后、混亂的,現在建成了新市場,方便了全村村民的買菜。村里通過“三清、三拆”變化非常大,交通、道路、文化廣場全部都是新建設的。
金廂鎮下埔村村民表示,這幾年村里確實是變化好大,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從村容的面貌,包括衛生,包括鄰里之間的關系,大家現在都比較和諧。現在村里面也有文化廣場,也有活動中心。現在村里面的變化確實好大,兩委的干部也比較努力,感謝黨和政府給我們村帶來了好環境。
在2018年第二期測評中,潭西鎮潭東村在全市村(社區)中排名第一。該村村民說:“現在全村上下人人有環境衛生意識,村干部也很負責,時時加強環境衛生巡查,現在的村容村貌看起來都很舒服。”
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經過廣泛宣傳和努力打造,目前全市各地在新農村示范村建設的征程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面對新形勢、新機遇,全市新農村示范村建設將充分發揮地域優勢,體現地方特色,進一步提升廣大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歸屬感。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