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17-08-02 發布者:liang 字體:大 | 中 | 小
蔡金針
一、清乾隆十年《陸豐縣志》中的甲子八景
——佚 名
六十甲子欄,潮來人字水,
雙帆跨海島,五馬渡江邊,
仙人踏石跡,海甲蓮花山,
西峰古寺,雷廟天堂。
二、張銘郁根據《學海堂記》與《學海堂續記》整理的《甲子歷史簡介》中的甲子八景及內外八景
――佚 名
(1)甲子八景:
六十甲子瀾,海甲蓮花山。
潮來人字水,雷廟滔天堂。
雙帆掛海甲,五馬渡江邊。
西峰藏古寺,木石大奇觀。
(2)內八景:
西峰古寺,木石奇觀。
石壁禪燈,夜月清潭。
雙帆掛海,五馬渡江。
雄鷹展翮,躍鯉狂瀾。
(3)外八景:
腰橫玉帶,一柱擎天。
星樓望海,待渡歸帆。
潮分人字,六十安瀾。
蓮峰疊嶂,圭湖堆芒。
三、《甲子乘》中的甲子八景
六十安瀾 海甲蓮峰
人水垂潮 仙人踏石
雙帆掛?!∥羼R渡江
西峰古寺 雷廟天堂
四、甲子勝跡八詠
——鄭雷震(清康熙辛酉科舉人,四川蒼溪縣知縣)
《瀛江勝跡八詠》凡八首,均為七言絕句。其題目及原句:
[1]一柱擎天
柱石移來不記年,巍巍杰出似雕鐫。
每于雷雨奔騰處,撐住東南海外天。
[2]古寺鐘聲
維摩勝跡說西峰,滿徑曇花對古松。
世外聞塵都不到,清朝撞徹幾聲鐘。
[3]甲石回瀾
巨浸由來勢激湍,憑高四望水漫漫。
誰將六十巖前石,橫列中流障急瀾。
[4]蓮峰疊翠
嵂崒高峰半壁天,亭亭翠色弄晴煙。
幾回想像嶙峋意,好似華山千葉蓮。
[5]雙帆掛海
誰從海外駕飛艬,破浪乘風石作帆。
此日登臨余勝概,雙浮遠影出云巖。
[6]木石奇觀
蒼茫寒月照殘碑,木石曾傳此處奇。
霧隱層巖蹲虎豹,風搖老干舞蛟螭。
[7]潮分人水
南溟一望回無垠,巨浪滔滔到海濆。
消長由來潮有信,東西自此水平分。
[8]五馬渡江
登瀛坊下水淙淙,五色驊騮向碧江。
隔岸悲鳴化石去,春深苔蘚長銀鬃。
五、甲子八景
――清增廣生·黃棟
《甲子八景》凡八首,均為五律。
1.六十安瀾
砥柱中流見,磷磷萬古存。
激湍飛晚舶,卷浪浴朝暾。
六十符堯歷,三千靖禹門。
風波無險處,漁唱日黃昏。
2.海甲蓮峰
華岳分佳種,蓮峰矗面開。
彩連霞片起,姿帶瀑痕來。
蓋可擎銀漢,衣多點石臺。
長留君子品,凈植未曾摧。
3.水人乘潮
人水環如帶,望洋總不驚。
風帆時隱見,潮信日虛盈。
遠近雙流合,東西兩練橫。
扁舟乘一葉,訴浪達蓬瀛。
4.仙人踏石
石上看遺趾,仙人布武奇。
苔侵痕尚在,雨刷跡無移。
赤舄飛來處,紅塵踏斷時。
尋蹤應不遠,羽化竟何之。
5.雙帆掛海
奇石沙洲外,雙帆勢正懸。
凌空如掛席,蘸影恰臨淵。
不向秋風卷,何勞錦纜牽。
神工雕琢就,合駕在長川。
6.五馬渡江
五驄何處化,歷落向江干。
色染蒼苔老,殾嘶碧浪寒。
岸花攅錦勒,石磴解雕鞍。
宛負空群望,按圖索亦難。
7.西峰古寺
西峰開梵宇,貝葉綠成陰。
鐘覺游塵夢,花拈悟偈心。
僧閑蓮結社,佛化地鋪金。
到此都幽靜,云封上界深。
8.雷廟天堂
古廟臨青嶂,巍巍一望中。
草長茵繡地,石峻影摩空。
春水連田白,宵燈接電紅。
上元開圣會,煙火慶年豐。
六、另標瀛江八詠徵詩引
――清邑庠生·李學山
1.星樓晴望
瀛城以北,桂殿崢嶸,柱石之南,星樓突兀,朱甍碧瓦,煥斗搖樞,畫棟雕梁,千霄礙日,晴天遠眺,山水縈紆,物外靜觀,云煙縹緲,圖書啟奧,化雨千枝,筆墨效靈,文光萬丈。
寥廓晴空一望收,文昌闕下構層樓。
甍飛鳳彩聯奎壁,地掘龍光射斗牛。
萬派朝宗春浪闊,四山環抱曉煙浮。
即今眼界寬如許,只為居身最上頭。
2.瀛島歸云
三千世界,勝紀神州,十八溪磻,靈鐘甲海,登瀛兩字,肇自坡仙,景炎二年,曾留帝子,云多五色,彷彿丹邱,瑞靄千層,依稀蓬島,魚郎去后,未許問津,羽客到來,不妨待渡。
翠壁崚嶒對海濆,郁蔥佳氣靄余曛。
漫空好作千家雨,列壑常含五色云。
穴暝漁樵迷往徑,巖幽猿鶴失前群。
欲尋島上登瀛客,只在悠悠一段云。
3.螺山曉翠
一峰涌翠,雅號青螺,大眾披云,最宜曉望,淡煙籠樹,宿雨初晴,滄海浮輪,朝暉乍起,傍連古寺,撞徹晨鐘,曾有高僧,傳來短偈,蒼崖碧草,猿島呼群,酒榼詩囊,高人接踵。
西峰一望郁嵯峨,積翠迷離向曉多。
綠樹乍含初日暖,晴嵐猶罥宿煙和。
雨余石徑對苔蘚,風過松陰動薜蘿。
最是此時山色好,碧云深處一青螺。
4.清潭夜月
晴川西逝,激石成潭,皓魄東升,飛空作鏡,湖邊一派,直接滄溟,山下百泉,斜披素練,波光澹蕩,樓閣參差,夜色微茫,星辰搖動,登高舒嘯,既不乏人,臨流賦詩,還須載酒。
清湍激石近瀛南,況復盈盈月滿潭。
云影徘徊波濯錦,天光上下水拖藍。
空明一片冰壺凈,掩映雙溪玉鏡涵。
借問驪龍眠去否,夜珠欲向此中探。
5.石壁禪燈
一枝佛法,智慧為燈,萬古石巖,靈光斯在,昏衢列炬,雅足觀心,應室生明,直須透頂,指揮如意,花雨紛飛,色相皆空,風旛不動,松蒼鶴老,盡露禪機,峰靜云間,無非化境。
幾時面壁絕塵緣,法炬長留礨石邊。
悟徹六根開覺路,光涵萬象到丹田。
海門潮起疑聞梵,磵戶云封不記年。
羨爾一燈猶未滅,閑從此地叩心禪。
6.蓮臺止水
巍巍巨石,屹立波心,靄靄慈云,飛來海外,回頭是岸,豈待浮杯,涌地生蓮,幾曾咒缽,驚湍不作,定水氤氳,坎險既平,真原空洞,臺前月色,點破迷津,瓶里楊枝,灑成甘雨。
波間峭石涌崔嵬,彷彿青蓮蘸水開。
端向陀巖分法界,直將砥柱結香臺。
江空每帶西來意,浪靜全消萬劫灰。
自是南瀛稱極樂,何須海外更浮杯。
7.東溪漁唱
茫茫煙水,匯作東溪,兩兩歸帆,斜依古岸,終朝舉綱,不羨臨淵,薄草得魚,何妨換酒,半壺清濁,寄興滄浪,幾曲高低,間吟風月,碧簑帶雨,四海生涯,花徑尋源,千秋佳話。
青冥一色接溪東,漁板輕敲曲最工。
逸響乍從洲畔起,余音直向海門通。
無絃未解彈流水,有酒偏宜唱晚風。
到得夜寒人定后,滿江斜月映空濛。
8.澳城觀海
城臨甘澳,港鎖南溟,雪浪滔滔,金墉屹屹,樓臺隱現,蜃氣呵成,綃縠迷離,鮫人織就,風帆沙鳥,一任去來,煙波畫船,遙聞簫鼓,瀾回六十,蛟鱷潛蹤,水擊三千,鯤鵬變化。
澳水朝朝撼石城,城頭憑眺海天明。
危檣出沒漁舠遠,飛櫂縱橫貢舶輕。
蜃氣每當晴里現,鯨波不向望中驚。
圣朝設險關河壯,澤國于今處處平。
附:瀛島歸云
――惠邑進士·張經
不論江濱與石鄰,高人到此便仙津。
千年姓字公家物,赤壁鶴峰總一身。
七、《范氏族譜》記載的《石帆甲子門八景》
1.六十甲子欄 2.潮來人字水
3.雙帆掛海島 4.五馬渡江邊
5.仙人踏石跡 6.海甲蓮花山
7.西峰藏古寺 8.雷廟鎮天堂
注:
[1]在港口,[2]在東宮前,[3][4]在待渡山下,
[5][6]在海甲山,
[7]在西門內,[8]在南門外。
八、《陸豐縣志》中的“陸豐八景”之一的“甲石吞潮”
陸豐歷史悠久,有許多名勝古跡,如“陸豐八景”:“圖嶺斜暉、洛洲芳草、龍山煙樹、仙橋夜月、烏坎歸帆、法岫停云、碣臺觀海、甲子吞潮”。
甲子舊時稱甲子門,有六十個礁石屹立港門,與船帆相似,又與干支六十甲子相符。涌潮奔浪至此,時吞時吐,蔚為壯觀?!蛾懾S縣志·古跡》載:“甲子石,在甲子港口,參差巑列點數六十,適乎甲子之目。故名。”《陸豐縣志·八景》又載:“石臨港口,應六十甲子之數。每當潮水瀠洄,有若吞若吐之勝。在邑東一百里?!贝司拔挥阱龊??,巨浸滔天,石礁角立,游客登臨待渡山遠眺,望之有若礁石吞潮之感。有清乾隆朱介圭吟詠的詩云:
“粼粼潮際石,磊砢合支干。引勝羅青嶼,含虛漱碧湍。花光吹浪冷,星影漾波寒。不盡臨流興,持竿憶釣磻?!?/p>
九、民間流傳的“甲子八景”
頭帆二帆、五馬渡江、鸚哥逐鯉、木石奇觀、雷爺天堂、海岬山欄、一柱擎天、腳踏龜蛇。
十、甲子所轄地中的博社八景
——佚名
蓮峰疊翠、斗門待渡、仙人踏石、船山煙雨、鷓鴣銀灘、古廟靈聲、金獅觀海、澳洋漁唱。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