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豐政協(xié)網(wǎng): m.nniifjq.cn 發(fā)布時間:2017-01-19 發(fā)布者: 字體:大 | 中 | 小
鄒海山
我縣廣大干部、群眾和各界人士都知道張威烈士的英名。
張威烈士離開人世五十八個年頭了。他是陸豐縣東海鎮(zhèn)油槎埔人。一九○二年出生,少年時是陸豐縣立第一高小學生,早年參加革命,一九二五年任社會主義青年團陸豐特支書記,主持建立發(fā)展共青團工作。他在彭湃同志的領導下,擔任過縣農(nóng)民協(xié)會組織部主任,曾兩次任陸豐縣長職。一九二七年參加領導海陸豐三次武裝起義,是縣蘇維埃政府的主要領導成員之一,曾任中共紫金縣委書記、中共東江特委委員、海陸惠紫四縣軍事暴動委員會陸豐總指揮。一九二八年七月,在南塘附近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在獄中,反動派先是百般利誘,后是嚴刑拷打,而張威同志大義凜然,寧死不屈,敵人始終得不到任何口供,最后于同年八月三日(農(nóng)歷六月十七日)被敵人殺害。就義前,他在龍山中學校園內(nèi)的涼亭里寫了致母親的信曰:“母親,兒死矣!為革命而死,死得光榮。”這就是張威烈士閃爍著光芒的遺信。
我在陸豐縣第三小學讀書期間,語文教師鄭一夢先生親口把張威烈士構造信內(nèi)備對我個人說過,我曾問過他:“你怎么知道的?”他說:“是反對彭湃、張威干革命的官僚們出來說的,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后來,據(jù)各方面?zhèn)鞒龅恼f法都與鄭一夢先生說的一致。
壯士雖去,志節(jié)猶存。張威烈士那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革命大無畏精神,令敵人為之喪膽;親人為之欣慰;群眾為之覺醒;戰(zhàn)友為之振奮。尤其是鼓舞著陸豐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后來人,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前赴后繼,不怕流血犧牲,英勇奮斗,直至取得革命勝利。
解放后,陸豐人民為緬懷先烈,將張威同志就義前寫遺信的龍山中學內(nèi)涼亭修茸一新,命名為“張威紀念亭”。此亭周圍,古榕、紅棉掩映,成了學習、紀念、緬懷張威同志革命精神的場所。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