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17-01-19 發布者: 字體:大 | 中 | 小
周周榮 ?搜集整理
張威,陸豐縣東海鎮人,一九○二年出生,少年時在縣立第一高小讀書,一九二三年夏畢業于海豐陸安師范。曾于一九二二年暑假與鄭鏡堂(鄭重)、黃振新、陳自強、顏國璠等進步青年一起發起,于同年十二月正式成立陸豐協進社,團結進步青年,傳播新文化,學習研究馬克思學說,以后又暗中聯系各地轉入秘密活動的農會,與不法貪官污吏進行合法的經濟斗爭。一九二四年夏秋進廣州國民政府政治訓練班學習,并參加了中國共產黨。一九二五年春國民革命軍舉行第一次東征,張以二十四情報組組長身份,被先派回陸豐,策應東征軍,他與顏國璠等回陸豐后,依靠原協進社成員,分頭籌建縣國民黨黨部、農民協會、農民武裝等組織。同年五月社會主義青年團陸豐特支成立,張威擔任書記。陸豐縣農會成立時,張被選為縣農會執委、宣傳組織部主任,他還兼任國民黨陸豐縣黨部代表。一九二五年(民國十四年)農歷九月,張威由農會公舉代任陸豐縣長,同年十一月初辭去縣長職,專事陸豐團特支書記。一九二六年一月調任廣東農民協會汕頭潮梅海陸豐辦事處工作,同年五月回陸豐繼任縣團特支書記。一九二七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后,張威同志與海陸豐地委宣傳委員李國珍一起積極籌劃暴動,并領導了“五一”武裝起義,被選為臨時政府委員,后由于敵劉炳粹進攻,張威率隊退出陸豐城,堅持在牛路、東山村等附城地方斗爭,后轉入新田參將府,聯絡紫金劉琴西,組織新田、河口等地農軍準備反攻陸城,九月參與領導第二次奪取政權斗爭,再次被選為縣政府的執行委員,退出縣城后,具體負責組織陸豐人民策應南昌起義軍工作。十月,工農革命軍陸豐團隊成立,張威任陸豐團隊副團隊長,與譚國非等配合紅二師領導第三次起義,起義后被選為陸豐縣蘇維埃政府主要領導成員之一、中共東江特委委員①、中共陸豐縣委書記②。同年十二月調任紫金縣委書記。一九二八年夏任海陸惠紫四縣軍事暴動委員會陸豐總指揮,一九二八年三月敵人入境后,張奉命回陸豐,領導陸豐西北人民進行斗爭,同年六月十七日與蔡俊赴陸豐東南布置夏暴斗爭③。一九二八年七月十八日不幸在南塘潭頭被捕,在獄中堅貞不屈,同年八月三日(農歷六月十七日)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于陸城壯烈犧牲,時年二十六歲。
[注]①根據海豐紅曹史料和陳麓民回憶錄。
②根據海陸豐革命史料。
③另一說法是張威赴東特委開會。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