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17-01-19 發布者: 字體:大 | 中 | 小
銀華
螺河源于陸河縣境西北與紫金縣交界處的三神凸山東坡,流經陸河、陸豐兩縣市,經烏坎港人海,全長約百里。有道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陸河、陸豐兩地群眾都把螺河譽為母親河。沿岸鄉村大多喜歡與母親河連著為名。如上游源頭的有螺溪、河田、河口;中下游的有河二、三溪、汾河、河東、河西等等。在喝著母親甘甜乳汁長大的孩子眼中,母親最美麗。百里螺河,如詩如畫,個人感情也許是一個因素,但她特殊的地理構造是構筑美麗風姿的一個客觀條件。在上游有山谷交普,于足形成瀑布激流;中游是丘陵地帶,其景觀或山水相繞,或沙灘坦蕩,或岸邊翠竹茂密,百鳥歡鳴。下游地勢平坦,有千年歷史的古鎮——東海夾河而成。沐改革春風,這里已被譽為粵東明珠,但陸豐的父老卻說,玉印島才是東海之珠,螺河之珠。
玉印島位于螺河穿城河段的河中央。面積約3萬平方米,是螺河拐彎處泥沙沖積而成的小島。早年,島上修竹茂密,間有水田、菜園,四周河水圍繞,因此風景獨具一格。童年曾垂釣于竹蔭下,其悠靜清涼的感覺至今難忘。九六年,這里辟為公園,沿島四周砌起石壁,欄桿。島內修起涼亭水閣,還有假山、水池、人造瀑布。雖是彈丸之地,因匠心構筑,景色怡人。四時花卉,姹紫嫣紅。初春,柳絮吐綠,暮雨過后,島外河面彌漫著一層薄薄的水霧,這霧氣如紗,把遠處陸城的萬家燈火隱隱遮著,宛如天上的街燈,忽隱忽現。微風吹來,長長的柳絮在河面上起舞擁抱。如畫景色,若是那寫慣了“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柳永在場也許該有新的歌賦了。如是春日融融,間種于柳樹旁的千樹桃花競相吐艷,粉紅一片,紅桃綠柳相交映,伴與藍天白云一齊倒映于河中,其景色之美常使游客頻頻按下快門。盛夏公園里處處艷紅燦爛。沿玉印島四周種植的美人蕉競相怒放,紅、黃、紫三色花箭繁密而有序地排列著,遠眺一片火紅,近看朵朵艷麗。還有九曲橋下盛開的荷花,純白的、粉紅的,雖不盡多,但點綴得恰到好處。盛開的,如玉片晶瑩,顯得清純華貴,幽幽清香,沁人心脾。含苞待放的荷箭,集日輝月華靈氣于一身,出于污泥而不染,如出浴之少女,全不理會池旁游人如鯽、她卻自由自在,素面朝天,伴著微風,輕展舞姿,展盡純潔與美麗。金秋時節,玉印公園里桂花飄香,桂花特有的香甜芳氣,彌漫于公園的每一個角落,桂蔭下的草坪上或坐或臥悉聽尊便,若有雅興,三兩老者于桂園內來一盤棋,日落時攜一襲桂香回家。不也樂乎?寒冬肅煞,玉印公園又另有一番景韻:臘梅競放,梅園一片雪白,葉子早已落凈只剩花朵和花苞,梅樹略高于頭頂,進該園賞梅,全被花叢包裹著,宛如沉漫于香雪海中,平視是一望無邊的花枝,仰視則有四周的龍山大湖山浮于白雪之上,以身邊的梅樹花叢為烘托,遠處山嶺樹木也有了靈氣,還有那噴鼻梅香,使人在寒冬中也感到精神抖擻。
漫步于玉印公園,我油然而生起對園丁匠心獨運的敬意。同時也產生一種想法:玉印公園不應僅僅是以花卉亭榭供人游賞,應有更深遂的人文歷史內涵點綴其美。這緣于她的名字玉印島。關于這名字,在陸豐有這樣一段傳說:相傳,南宋末年,陸秀夫攜幼帝南逃來到陸豐,在慌忙涉渡螺河時不慎把玉璽丟落于河中。當時玉帝并未知覺。這玉璽乃有靈氣寶物,它能長泡于水中?第二天就化成大石露出水面。千百年來吸日月之精華,這玉璽越長越大,變成了現在的玉印島,不信你看,現在玉印島的輪廓就像一枝斜臥著的玉璽,還有這里雖四面環水,但螺河歷次發大洪水,即使水漫河面。洪水也不敢淹上玉印島。不僅如此,這一傳說在陸豐民間還有這樣一段下文:當年宋帝爵逃到新會崖門,被張弘范率元兵圍攻,逃到海邊已無退路,萬分危急之際,忽見海面浮出一條大道,陸秀夫與宋帝剮司乘一騎沿著這條浮道向大海走去,把岸上的元兵遠遠地甩在身后。這時君臣放慢馬啼細看此道,原來是海中魚螺蝦蟹前來勤王救駕,用身軀筑成此道供君王逃生。君王深受感動,意欲對魚蝦論功封賞,無奈尋不到玉璽而封不得,于是魚兵蟹將看討封無望紛紛散去,宋帝昺與陸秀夫同沉于大海中。這當然是傳說。史實是,當年陸秀夫扶幼帝在新會建起行宮小王朝,招練兵馬,等待時機收復中原,無奈降將張弘范率元追剿過緊,漲潮時從海上攻擊,退潮時從背后沖殺,致使軍寨被破。寨破之日,南宋將士以及朝臣宮女共二十余萬人,在崖門銀洲湖與敵人展開血戰,不是戰死就是投海殉國,無一投降。悲壯至極亙古罕見。是役,史書載云:“十萬殉國,血染崖海。”戰后,崖門海面浮尸滿海竟達數月之久!而在數月之前,陸秀夫攜幼帝路過陸豐,陸豐百姓奮起勤王,從甲子鄭復父子義兵到白沙村民進食,一路到玉印、洛洲,陸豐百姓是有力出力,有人出人,勤王復國,義無反顧。幼帝遇難的消息無疑于晴天霹靂響在百姓心中。但元胡兵強馬壯,百姓一時無可奈何,于是產生了宋帝玉璽已植根于螺河,元帝沒有玉璽,不是真命天子的傳說。這傳說不是阿Q式的自我安慰,它反映了當時民心的背向,為抗元復國創造輿論。鐵馬強弩不可一世的元朝僅在中原呆了79年。不能不說是民心背向所致。在歷史長河中,700多年僅是一瞬間。但700多年前南宋的淪亡是不能忘記的。有道是衰家出孝子亂世出忠臣。在南宋一百多年歷史中,出現了歷史上最悲慘、最壯烈的事件:趙構、秦檜自毀長城,將精忠報國的愛國將領岳飛殺死于風波亭中,南宋末年,文天祥臥薪嘗膽,苦撐半壁江山,牝志難酬,戰敗被捕,壯烈就義,一曲《正氣歌》成千古絕唱。良才佐世,何以國運不振?南宋朝綱的腐敗是導致其滅亡的主要原因。奸臣當道,民不聊生,茍且偷安,軍防不整。這一幕幕警世史劇,載于史冊則少有人翻閱,以口碑載于民間,則千古流傳。漫步于玉印島內花徑林蔭,我常有這樣的想法:繁花滿目只不過是過眼云煙,在旅游景點的設置中是末,而弘揚愛國精神的歷史才是本。因此地名不能隨便改,玉還是玉,但若干年后人們卻不知道此玉為何玉。玉印島上建公園,應珍惜這段關于該地起名的傳說,命名為玉印公園或玉璽公園都行。因為這里不僅是百里螺河之珠,而且也是歷史長河之珠。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