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女同,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久草福利在线观看,国产高清成人久久,国产91久久久久蜜臀青青天草二,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观看,99久久精品免费,国产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首頁>>>>正文內容

部分節日簡介

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17-01-19 發布者: 字體: | |

艾珠華

我國的節日比較多樣,其中有國際上通用的和國家法定的節日,如元旦、國際婦女節、國際勞動節、青年節、兒童節、教師節;也有傳統的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還有少數民族的節日,如黎族的三月三,傣族的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甚至是引進國外的節日,如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圣誕節等,而其它民族性或地方性的節日數不勝數,在這里將簡單的介紹一些比較主要節日,以供參考。

國家規定節假日

我國的法定節假日有5個,有元旦(1月1日)、春節(農歷正月初一)、勞動節(5月1日)、國慶節(10月1日),這些節日國家并規定了放假的天數,具體為:元旦放假1天,春節放假3天,勞動節放假3天,國慶節放假3天,合起來一共是10天。放假較多天的節日,如春節、勞動節、國慶節,國家將安排調整節假日進行休息,一般把前后周末和節日調到一起,合起來七天剛好是一個星期,稱之為“黃金周”。其它國家規定的節日還有:國際婦女節(3月8日),植樹節(3月12日),中國青年節(5月4日),國際兒童節(6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8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等。其它的紀念日還有更多,如:國際消費者權益日(3月15日),世界電信日(5月17日),一九一八”事變紀念日(9月18日),中國法制宣傳日(12月4日)等等。

元旦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時間,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我國歷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又以十月初一日為元旦。漢武帝太初元年,司馬遷創立了“太初歷”,這才又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和夏代規定一樣,所以又稱“夏歷”,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定正月初一(元旦)為春節,而以西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

慶賀新年的開始,歡度元旦可說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普遍習俗。在我國,還列入了國定假日。我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地區采用公歷紀年法,把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稱作“元旦”。

由于世界各國所處的經度位置不同,各國的時間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島國湯加位于日界線的西側,它是世界上最先開始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慶祝元旦的國家。而位于日界線東側的西薩摩亞則是世界上最遲開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歷計,我國是世界上第12個開始新年的國家。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采用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歷,為了區別農歷和陽歷兩個新年,又鑒于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歷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農歷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歷一月一日定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為全國人民的歡樂節日。

國際婦女節

1908年3月8日,1500名婦女在紐約市游行,要求縮短工作時間,提高勞動報酬,享有選舉權,禁止使用童工,她們提出的口號是“面包和玫瑰”,面包象征經濟保障,玫瑰象征較好的生活質量。五月,美國社會黨決定以二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做為國內的婦女節。

1910年,德國社會學家蔡特金(ClaraZetkin)建議為了紀念美國服裝工人的罷工應設定一天作“國際婦女節”,該建議被在哥本哈根召開的國際婦女社會學家會議接受,但并未定出具體日期。1917年,俄國婦女號召在2月23日罷工以要求“面包和和平”,抗議惡劣的上作環境和食物短缺。這天依據俄國使用的儒略歷是當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折合成歐洲廣范使用的格里高歷是3月8日。1924年,中國共產黨在廣州召開了第一次“三·八”節紀念大會。1949年,我國中央人民政府作出決定,將三月八日定為婦女節。該日全國婦女放假半天,舉行各種儀式的紀念、祝慶活動。

1977年12月,聯合國采納了一項決議聲明,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和平日,在一種的某一天,服從各成員國的歷史和傳統,對聯合國而言,國際婦女節訂為3月8日,且從1975年開始。南非婦女節時間有別于國際婦女節。1956年8月9日,數百名黑人婦女在比勒陀利亞舉行示威游行,抗議當局推行種族隔離的“通行證法”。新南非政府將這一天定為婦女節,以紀念南非婦女在爭取平等斗爭中所作的貢獻,并將這一天定為全國公假日。從此,每年的8月9日,南非各地的婦女紛紛舉行各種形式的慶祝活動,要求實現男女平等,結束黨派沖突與暴力,保證婦女生存權益和反對性騷擾與性犯罪,以消除舊南非種族隔離制度造成的根深蒂固的歧視婦女的影響。

國際勞動節

1889年7月14日,由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的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法國巴黎隆重開幕。這次大會上,法國代表拉文提議:把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爭取八小時工作制的斗爭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的共同節日。與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了這項具有歷史意義的決議。從此,“五·一”國際勞動節誕生了。

為什么要把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呢?這還得從19世紀80年代的美國工人運動說起。

當時,美國和歐洲的許多國家,逐步由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為了刺激經濟的高速發展,榨取更多的剩余價值,以維護這個高速運轉的資本主義機器,資本家不斷采取增加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的辦法來殘酷地剝削工人。

在美國,工人們每天要勞動14至16個小時,有的甚至長達18個小時,但工資卻很低。馬薩諸塞州一個鞋廠的監工說:“讓一個身強力壯體格健全的18歲小伙子,在這里的任何一架機器旁邊工作,我能夠使他在22歲時頭發變成灰白。”沉重的階級壓迫激起了無產者巨大的憤怒。他們知道,要爭取生存的條件,就只有團結起來,通過罷工運動與資本家作斗爭。工人們提出的罷工口號,就是要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

1877年,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罷工開始了。工人階級走向街頭游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勞動與生活條件,要求縮短工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罷工不久,隊伍日漸擴大,工會會員人數激增,各地工人也紛紛參加罷工運動。

在工人運動的強大壓力下,美國國會被迫制定了八小時工作制的法律。但是,狠毒的資本家根本不予理睬,這項法律只不過是一紙空文,工人們仍然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倍受資本家的折磨。忍無可忍的工人們決定將這場爭取生存權利的斗爭,推向一個新的高潮,準備舉行更大規模的罷工運動。

1884年10月,美國和加拿大的八個國際性和全國性工人團體,在美國芝加哥舉行一個集會,決定于1886年5月1日舉行總罷工,迫使資本家實施八小時工作制。這一天終于來到了。5月1日,美國2萬多個企業的35萬工人停工上街,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各種膚色,各個工種的工人一齊進行總罷工。僅芝加哥一個城市,就有4.5萬名工人涌上街頭。這下,美國的主要工業部門處于癱瘓狀態,火車變成了僵蛇,商店更是鴉雀無聲,所有的倉庫也都關門并貼上封條。當時在罷工工人中流行著一首“八小時之歌”,歌中唱道:“我們要把世界變個樣,我們厭倦了白白的辛勞,光得到僅能糊口的工餉,從沒有時間讓我們去思考。我們要聞聞花香,我們要曬曬太陽,我們相信:上帝只允許八小時工作日。我們從船塢、車間和工場,召集了我們的隊伍,爭取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歸自己!”

激昂的歌聲唱出了工人的心聲,唱出了全世界無產者的共同愿望,也感染了廣大的群眾,他們紛紛聲援工人的罷工運動,將罷工運動推向新的高潮。罷工運動所表現的巨大力量使政府當局和資本家極為恐慌,他們不甘心答應工人的條件,便露出他們猙獰的一面。5月3日,芝加哥政府當局終于撕下了“民主”的假面具,用暴力鎮壓工人。他們組織罷工破壞者在警察的保護下混進工人的罷工隊伍,故意制造混亂,以此為借口,當場開槍打死六個工人。這一暴行,激起了全市工人的極大憤慨,他們決心為死難的工人兄弟們報仇!

為紀念美國工人1886年5月1日的罷工運動,為推動整個世界工人階級的斗爭熱情,就把這一天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的共同節日。在以后的每年5月1日,各國的工人階級都舉行大規模的示威游行,以爭取自身的權利。

中國青年節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學生為了抗議帝國主義國家在巴黎和會上支持日本對我國的侵略行動,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游行示威,最后發展成為全國人民參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表現了中國人民保衛民族獨立與爭取民主自由的堅強意志,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49年政務院正式宣布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國際兒童節

每年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1949年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會議,通過了保障全世界兒童權利,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的決議,通過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的決定。1949年中國正式規定每年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建黨節

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每年公歷七月一日。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馬克思主義迅速傳遍到我國,經過“五·四”愛國運動,最早接受馬列主義的革命知識分子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董必武等人,相繼在各地成立共產主義小組,宣傳馬列主義,從事工人運動。在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的積極幫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后因被帝國主義密探發覺,會議又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只船上繼續進行。參加會議的有李達、李漢俊、張國煮、劉仁靜、董必武、陳潭秋、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陳公博、包惠僧、周佛海共十三人,代表全國五十七名黨員出席了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尼柯爾斯基。大會通過了黨的章程,選舉陳獨秀為總書記,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在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開辟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時代,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抗日戰爭時期,由于環境困難,不能查記“一大”召開的準確日期,因此1941年黨中央決定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為黨的生日和紀念日。

建軍節

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它來源于中國國內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的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共產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進入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革命的新時期,標志著中國新型的人民軍隊的誕生。

1933年7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中國人民解放軍前身)成立紀念日。從此,8月1日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建軍節期間,中國各地都要集中開展“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活動,紀念人民軍隊的誕生。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以來,歷經千難萬險,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發展為一支多兵種合成的軍隊,正在有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上奮勇前進,成為中國捍衛和平與發展的鋼鐵長城。

教師節

教師節是我國僅有的包括護士節(5月12日)、記者節(11月8日)在內的三個行業性節日。自1931年以來,我國在不同歷史時期共有過4種不同日期和性質的教師節。

我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教師節是1931年。當時,教育界知名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發起聯絡京、滬教育界人士,擬定每年6月6日為教師節,并發表《教師節宣言》,提出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增進教師修養三項目標。雖然,這個教師節的誕生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沒有承認,但在全國各地產生了一定影響。

鑒于“六·六”教師節是教師自發組織設立的,國民黨政府沒有承認,1939年決定另立孔子誕辰日8月27日為教師節,并頒發了《教師節紀念暫行辦法》。當時未能在全國推行。

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把5月1日國際勞動節也作為教師節。由于各種原因,教師節實際上逐漸銷聲匿跡了。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那天早上一起床就忽然想到老師應該有自己的節日。”教師節的最早創意人、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這樣說。

那是1984年12月9日,王教授當天就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北京晚報》。第二天,《北京晚報》就刊出文章《王梓坤校長建議開展尊師重教月活動》,引起了讀者強烈反響。12月15日,北師大鐘敬文、啟功、王梓坤、陶大鏞、朱智賢、黃濟、趙擎寰聯名,正式提議設立教師節。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

在第一個教師節,當時的國家主席李先念向全國教師發出慰問信祝賀節日,首都召開萬人慶祝大會,教師節期間20個省市共表彰11871個省級優秀教師集體和個人。

將教師節定在9月10日是考慮到全國大、中、小學新學年開始,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恢復建立第一個教師節,老師便有了自己的節日。

國慶節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于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的記載,(清朝際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等。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并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么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并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中國傳統節日

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豐富的民族傳統節日是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節日都有它的歷史淵源、美妙傳說、獨特情趣和深廣的群眾基礎。它們反映了民族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寄托著整個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來一代代歲月長途中歡樂的盛會。

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有春節(農歷正月初一)、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清明節(4月5日左右)、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中元節(鬼節)(農歷七月十五)、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冬至節(12月22日或23日)等等。

春節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蘇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二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后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于采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里張貼色彩鮮艷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于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卜,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游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游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后,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因元宵是節日食品而得名,元宵節的主要活動是觀賞燈火,所以又稱燈節。道教稱正月十五為上元,合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的中元、下元為三元,分屬天地水三官的誕辰。民間一般習慣稱作正月十五,或稱過十五。曲阜、鄒城、泗水一些地方稱正月十五為“過小年”、“小年”。十五是繼春節之后的一個比較重大的傳統節日,至今城鄉仍然普遍慶祝。

唐朝以前,有臘月賞燈的習俗,是漢明帝從西域引進的。據《僧史》記載,西域臘月晦日,稱為大神變,該日燒燈裱佛。漢明帝引進以后,逐步發展為賞燈。唐代把賞燈的時間正式定為正月十五,唐玄宗時規定元宵節前后三天弛禁,開市賞燈。宋代并頒詔令,把元宵賞燈作為一項制度確立下來。明太祖建都南京,為了招徠天下富商,放燈十天。清太宗時,仍然規定元宵三夜,開市賞燈。到了近代,全國各地賞燈的起止日期,參差不齊,有的三夜,有的五夜,有的甚至長達十夜。民國時期規定,元宵節前后三天為燈節,十四日為試燈,十五日為正燈,十六日為殘燈。這一習俗在德州、淄博等地至今不衰,其他地區一般只十五日一天,個別地區兩天。

山東的花燈種類繁多,各有特色。膠東、魯中和魯西南地區習慣用豆面和玉米面做成生肖燈,照家庭成員屬相,每人一盞屬相燈,節日晚上共置一盤中點燃,俗傳誰的燈燃亮的時間長,誰必長壽。有的做全部十二生肖燈,寓意在于消除病災,使人丁興旺。此外做代表十二個月的月燈,用于祈禱各該月收獲的農作物、水果和蔬菜取得豐收。做狗燈擺在門口,做牛燈、馬燈送在牛棚、馬棚,做雞燈放在雞窩上,做金魚燈放在水缸里,做荷花燈、壽桃燈、娃娃燈放在居室各處。乳山等地做一盞“看場佬”燈,形為一肩扛各種農具的老人,節日晚上由家中男孩點燃送到打谷場園中間,燃盡之后由家中長者據燃燒情況預卜當年各種作物的豐歉。也有的地方,元宵節傍晚,人們插上燈芯,填進食油,然后莊重地點燃。據說從燈芯燃燒后的形狀可以得到各種“信息”。如六月燈的燈芯燒成米粒狀,就預示小麥將獲得豐收。民間傳說,元宵節的燈光,是吉祥之光,能驅妖避邪除百病。所以人們往往端著燈互相照照臉龐,還要照一照屋內屋外的各個角落。諸城的習俗與膠東相似,不同的是女主人等家人入睡后,端著面燈逐個地照一下肛門,邊照邊念:“豆面燈,豆面燈,照照腚眼不招蟲。”據說,這樣做可以防止腸道傳染病。

元宵節這天,一些地區廟會十分熱鬧。費縣玉皇廟會在元宵節這天舉行“送駕”儀式。送駕隊伍由八桿彩旗前導,繼而是鑼鼓隊,高蹺、旱船、獅子舞等尾隨其后。進了廟宇,焚香獻供,載歌載舞。最后將立春時做的“春公雞”紛紛撒下,興盡而歸。曲阜、鄒城、泗水交界處的尼山,是孔子誕生地,正月十五有夫子洞廟會(又有“圣廟會”、“夫子洞會”等名稱),會期三天,會場設在尼山孔廟門前,參加者多為年輕婦女與兒童,會中有賣玩具、小吃的攤販,有唱戲等文藝活動,趕會的人常多達數萬人。滕州的元宵節“打花”更是令人傾倒。人們用鐵锨端著鐵水,向樹林中揚撒,火樹銀花,飛珠濺玉,令人拍手叫絕。

一些偏遠農村,雖然沒有什么燈會和廟會,但習慣開展一些很有趣味的活動。鄄城的姑娘們在元宵節這天制作花樹和花姑娘。她們先用棗枝和彩紙做成花樹,再用秫秸和彩紙做成花姑娘,然后把花姑娘掛到花樹上,最后把花樹插到糞堆上,意思是希望棉花取得豐收。

清明節

春分后十五天為清明,是郊游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掃墳祭祖的日子,民間又稱為“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十月一日,曾稱“三冥節”,有城隍出巡的儀式。

掃墓是清明的一項主要活動。舊時,泰安的掃墓儀式比較隆重。男主人挑著四個小菜和水餃到祖墳,先將祭品供上,然后焚香燒紙,灑酒祭奠。招遠、即墨、臨朐、臨清等地掃墓時還要給墳墓添新土。據說,這是給祖先修屋,以防夏天雨大漏水,實質上是列祖先的懷念。多數地區是在清明這天掃墓,少數地區(如諸城)在寒食這天掃墓,而龍口、博興等地則在清明前四天掃墓。現在一般都在清明這天掃墓。

清明節山東各地都插柳條、松枝,據說是紀念介子推。泰安家家戶戶插柳條,并給狗戴上柳條圈。民謠:“清明不插柳,死了變黃狗。”即墨則習慣戴松枝,寓意要象松柏一樣興旺。臨沂、諸城卻用柳條、松枝在墻壁等處輕輕抽打,邊打邊說:“一年一個清明節,楊柳單打青幫蝎,白天不準門前過,夜里不準把人蜇。”

清明踏青在山東極為普遍。臨朐、滕州的兒童一早就到村外踏青、放風箏。有的用柳條做成口哨吹,哨聲十分動聽。有的地方,兒童仰臉大口呼氣,據說可以泄內火。大部分地區都有打秋千的習慣,濰坊地區的秋千有三種:一種是直秋千(適合老年人玩),第二種是轉秋千,第三種是翻秋千。即墨比較重視清明節,這天人們一起床就換上節日服裝,特別是婦女,個個打扮得漂漂亮亮,到處串門,先看新媳婦坐寒食(新媳婦要象舉行婚禮那天一樣在炕上坐著),然后去打秋千。秋千甩得高,意味著生活過得好,所以大家都你爭我搶,興高采烈地打秋千。這一天,婦女玩得十分痛快,因此,當地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說法。

端午節

五月五日為端午節,又稱端節、端五、端陽、重午、蒲節、天中節。端午節的起源,說法不一,最普遍的說法是為了紀念戰國時的偉大詩人屈原。山東農村多不知屈原是何許人,他們卻說過端午是為了紀念禿尾巴老李。曲阜孔廟稱端午節為家節,節日不拜廟,只祭祠堂和慕恩堂,由衍圣公夫人主持祭拜。各府本家親朋皆互送粽子為節禮。

端午節之日,山東所有地區普遍在門口插艾。鄄城民謠說:“端午不插艾,死了變個老鱉蓋。”除了插艾外,泰安和膠東部分地區還加插桃枝,德州還加掛紙葫蘆。據說,桃枝和葫蘆可以避邪。諸城一帶,除了插艾以外,還用一束艾抽打屋內旯旮,邊打邊說:“今日端午節,蝎子你聽著,只許墻上爬,不許把人蟄。”長島縣大欽、小欽、南隍城、北隍城諸島漁村是保留端午節古俗最多的地方。在這些地方,農歷五月初一日人們即在大門上插艾、插桃枝,并在大門坎上貼一雙剪紙黃牛,有的在牛身上貼“天下太平”四字,有的在牛身上寫字:“我是天上老黃牛,到人間不吃草,專吃五鬼和憂愁。”至五月五日,家家再次在大門上插艾、插桃枝、掛紙制或布制的桃或孫悟空,下綴蒜、黑豆和五色布條,于大門門板上貼剪紙桃、虎、雞、葫蘆,門框上貼寶劍。同時在所有門窗上插艾與桃枝,貼葫蘆、雞、虎、蟾、桃、五毒(剪刀剪蝎子)等剪紙。插掛的艾棵,必于節前一日黃昏后黑暗中至山野拔取,俗名“摸艾子”。五月五日日出之前往山野“抹露水”,取艾與“五樣樹頭”,蓄以為藥。捉疥蛤蟆一只,將墨一錠塞其腹中,干后用以研墨涂瘡癤,俗傳有療效。小孩帶“五毒兜”,手腳拴“祿壽線”(五色線),兩肩系山桃或荷包(有桃、雞、人等)垂于背后。

端午節這天,全省幾乎都吃粽子和雞蛋,有些地方還喜歡喝雄黃酒,兒童不喝酒,便在耳朵和鼻孔里抹上一點。招遠、諸城一帶的婦女也喜歡用雄黃涂抹耳鼻,意在驅邪防病。

中元節

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節。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稱瓜節。佛教傳說,目連(目連為佛教人物,釋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親墜入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化為烈火,目連求救于佛,佛為他念《盂蘭盆經》,囑咐他七月十五作盂蘭盆以祭其母。近代獻瓜果、陳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嘗新的含義,也是盆祭的遺風。舊時,中元節為目連救母做盂蘭盆會,后來逐漸演變為放河燈,祭祀無主孤魂和意外死亡者。德州的中元河燈場面十分壯觀。人們用瓜皮、面碗、紙張制成燈具,并以街巷為單位,制作特大紙船,紙扎目連站在船上,手持九環禪杖。中元之夜,人們把燈具和紙船放入河內,順流而下,河上頓時燈火通明,搖曳擺動,如同天上點點繁星。膠東沿海地區,由道士乘小船在海中放燈,并奏絲竹樂。德州運河兩岸的百姓,紛紛擁到河堤觀燈。滕州也有放河燈的習俗,形式與德州大體相同,不同的是,放河燈前,擺香案,念佛經,佛師一邊念經,一邊朝臺下撒小饃饃,小孩子蜂擁而上,一搶而光,據說吃了能消災。長島漁民為了祭祀溺海而亡的親人,用木板秫秸制成小船,船上供溺海者的牌位和祭品,如糖果、糕點,有的甚至裝上棉衣、鞋帽及死者生前喜愛的生活用品,然后點燃蠟燭,由已經結婚的同輩男子將小船放入海中。

中元節祭祖的習俗在山東較為普遍,一般都在午后帶著祭品上墳祭祖。單縣的祭品尤為豐盛,有竹子做的盂蘭盆、紙做的衣帽和一桌素食等。淄川則把祖先請到家里祭祀,家家都在大門頂上插上五谷穗子,據說以五谷為馬,祭祀完畢后,好讓祖先跨著馬回去。

中元節的飲食一般是包子、水餃、饅頭,飯后吃蘋果、梨等時令水果。唯獨陵縣例外地稱中元節為掐嘴節,吃粗茶淡飯。

中秋節

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亦稱八月半、仲秋節。一般家庭都希望在這個節日里人月同圓,住娘家的婦女必須回婆家過節,所以又稱團圓節。古人以仲春二月十五日為“花朝”,與之相對應,又稱仲秋八月十五為“月夕”。中秋賞月興起于唐代,此前的史書不見記載,至宋代始稱為中秋節,以玩月宴飲為盛事。明清時期節日風俗內容大增,至今中秋節仍是人們普遍歡度的重大節日。贈送禮品以月餅為主。月餅,又稱“團圓餅”,是最有中秋表征的節物,一入八月市面上即應時出售,品種繁多。

舊時,仲秋之夜拜月、賞月的習俗十分流行。月亮升起時,人們在庭院中對月設香案,掛上月光兒,月光上印制的是一個類似嫦娥奔月的人物,稱作太陽星君,下面還有一小兔,然后擺上供品,供品有月餅、西瓜及其他一些水果,還要特別供上一捆青豆,是喂兔兒爺的。兔兒爺是身穿甲胄,兔面人身的泥塑,大小不等,有的騎虎,有的站立,中秋節兒童多買作玩具。布置完后,燒香禮拜。因為月屬陰,所以拜月的多是婦女,向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老太太一邊磕頭一邊禱告:“八月十五月正圓,西瓜月餅敬老天,敬的老天心歡喜,一年四季保平安。”姑娘們則各自設月光兒拜月。微山湖區的拜月活動稱為“圓月”。太陽剛剛落山,同胞兄弟無論遠近都必須到父母家中團聚,共同等待月亮升起,焚香拜月,分吃月餅。兄弟中有外出未歸者,桌上亦必為之置碗筷,以示對游子的思念與祝福。以船為家者,拜月飲酒之前,要先在“將軍柱”前擺一碗酒祭祀船民信仰的“伙計神”,俗稱“敬伙計”。八月十五這天,湖區以村或船幫為單位,還要舉行隆重的祭湖儀式,祭祀的對象是湖神(俗稱大王、湖大王、將軍)等。祭品為鮮魚、活雞、整豬、整羊,豬要黑色,羊要白色,不許有雜毛,俗稱為“烏豬向羊”,鞭炮以頭數多為佳。祭時,將供品擺滿船頭,鞭炮加彩綢掛在大船桅桿上。點燃紙箔、鞭炮后,眾人長幼為序,向船跪拜,磕頭禱告,求大王、趕魚將軍保佑豐收。祭畢,人們在大船艙內分食供品。濰縣的拜月是大人小孩分別進行,大人們在院里,孩子們在大門前,他們有的在小板凳上放個“月兒”餅,有的手托“月鼓”餅,臂繞圓圈,謂之“圓月”,邊繞邊唱道:“圓月了,圓月了,一斗麥子一個了!”另一個兒童則手持一棵點燃的艾蒿,謂之蒿子燈,手臂繞動,一圈圈流星與圓月者相應和,玩過一會,再回家分吃月餅。拜月之后,全家人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有的還備有酒菜,許多地方也謂之“圓月”或“玩月”。

中秋節飲食除了月餅外,晚上都要舉行家宴。早餐和午餐也加改善。濟南早餐米飯、中午水餃。膠東中午蒸餑餑、包子,即墨還做一種特殊食品,叫麥箭,先用白面攤成煎餅,再加上肉餡或素餡,然后用秫秸卷成筒狀蒸熟,吃時加上調料,味道十分鮮美。諸城從這天起開始吃芋頭、地瓜、花生、蘿卜和雛雞等,叫做“嘗鮮”。

重陽節

九月九日為重陽節。魏文帝在《九日與鐘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重陽,又稱重九、九日。重陽之稱早見于戰國時期,屈原的《遠游》中就有“集重陽入帝宮兮”之句。據《西京雜記》記載,漢代九日已有飲菊酒、吃花糕、插茱萸的習俗,歷代相沿,亦稱此日為“茱萸節”、“菊花節”。

傳說汝南桓景跟隨道上賈長房游學,賈長房告訴桓景,九月九日家有災難,宜速回去,令家人各以囊系臂,登高飲菊酒,禍乃可消。桓景如其言,舉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暴死(見《續齊諧記》),后因襲成俗,登高成為節日主要內容,逐有“孟嘉落帽”、“白衣送酒”等佳話流傳。唐代登高、賞菊的習俗相當盛行,還以十日為小重陽,宋代以后則每況愈下,登高之類活動只在少數文人雅士中流行。

山東民間重陽節的習俗活動是吃花糕。花糕以面蒸做,雙層中夾以棗栗之類果品,單層棗栗插于面上,有的還插上彩色小紙旗,謂“花糕旗”,有的上安兩只面塑的羊,取重陽之象,謂“重陽花糕”。花糕既是節日食品,又是節日贈品,濟南以東地區,重陽要給出嫁的女兒送花糕,膠東地區叫送菊花糕;濟南以北地區不僅送糕,而且還送秋冬應用的衣物;濟南以西地區,尤其是鄰近河北省的一些縣市,重陽節要請女兒回娘家吃花糕,故有“女兒節”、“女節”之稱。

近年,許多地方把重陽節稱作老人節,節間慰問老人,組織老年人舉行文體活動和旅游活動。

冬至

從冬至開始白晝漸長,民間以中午門前的日影為測標,說“過了冬,一天長一蔥”。所以又稱這天為“長至”。漢唐以來,宮女冬至后的女紅,每天要多用一根線。這也就是民間說的“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從冬至開始就“入九”了,人們往往在這天畫一枝素梅,上有八十一個瓣,名為“九九消寒圖”,每天用紅色涂一瓣,涂盡就“出九”了,故而冬至又稱“數九”。

“冬至餛飩夏至面”,山東相當大的一部分地區這天要吃餛飩或者水餃。有的還要喝酒,據說喝酒是為了暖身子,吃餃子是怕凍掉耳朵,“餃兒”諧音“膠耳”。臨沂、鄒城、新泰等地有蒸冬的習俗。臨沂用五谷雜糧面蒸窩頭,鄒城蒸餑餑,傳說蒸冬是為了祈禱來年揚場時有風。民謠說:“蒸冬蒸冬,揚場有風。”古代蒸冬是為了慶賀陽至,冬至以后陽生,正如杜甫詩中所寫“冬至陽生春又來”。人們用糯米粉做成米丸,叫做團圓子或冬至團,以象征團圓。餑餑和蒸窩頭是團圓子的演變。

古代對冬至十分重視。古人認為冬至陽氣生而君道長,是亂而復治之機。從漢代以來都舉行慶賀儀式,到了宋代,達到頂峰。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冬至叫做長至或大冬。冬至后一天叫作至后。節日三天,百官朝賀,君不聽政,民間三日歇市,學生放假,民謠說“冬至大似年”,所以舊時利津、夏津等地又稱冬至為亞歲、小年,同春節差不多,只是沒有拜年這一條。濟南、濟陽、福山等地,官府慶賀如同春節,讀書人也相互贈送賀片。莒縣的士大夫階層舉行酒會,叫做“消寒會”,畫“消寒圖”。鄒城則畫九九圖,同時親朋之間互相贈送御寒用具,農家兒童則做“拿寨”、“打瓦”的游戲,少年開始學武術,叫做“看冬”,但是沒有拜賀的習慣。據說孟子死于冬至日,鄉人非常悲痛,于是廢除慶賀冬至的儀式。山東其他地區普遍有學生拜老師和晚輩拜長輩的習俗,農家有祭祖的習俗。臨沂民間認為,冬至是為死者送寒衣、固房屋的日子,家家戶戶用火紙剪制衣服,焚于墓前,爾后添土。莒縣則祀祖于祠堂,儀式十分隆重。嶗山縣舊俗,冬至分兩天過節,第一天叫“鬼冬”,擺供祭祖,吃水餃;第二天叫“人冬”,吃包子。臨沂、歷城、臨朐等地的婦女,習慣回娘家,慶云、無棣從這天開始窖菜,婦女開始做針線。鄒城開始筑地窖、織席和紡線。日照民間傳說冬至日如果云迎日出,云迎日落,則來年大吉。即墨民間根據冬至日期在當月的月初、中旬或下旬來預測當年冬天的寒暖,民謠說:“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暖烘烘,冬在尾凍死鬼。”

QR:掃一掃手機瀏覽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1刺激对白在线播放| 狠狠躁天天躁又黄又爽|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九色| 国产人成看黄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a一级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挺进警察美妇后菊| 免费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国产欧美二区| 日韩女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蜜臀久久精品久久久用户群体|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日本黄页在线观看| 久久99视频免费| 一级女性全黄久久生活片免费 | 精品国产九九|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999中文字幕| 91午夜在线观看| 麻豆91在线| 99精品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2018|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99久国产|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激情久久综合| 伊人久久婷婷色综合98网| 羞羞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 窝窝午夜理伦免费影院| 欧美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 国产91色综合|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不卡| 中文字幕在线乱码不卡二区区| 热久久一区二区| 久久福利视频网|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午夜电影天堂|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粉嫩| 国产99久久久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www.久久精品视频| 日韩午夜一区|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精品国内自产拍下载| 精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久午夜爽爽一区二区三区三州| 午夜诱惑影院|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97国产|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院|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区| 久久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91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夜色精品亚洲噜噜国产mv| 亚洲少妇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亚欧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播放| 色综合久久88| 国产乱了高清露脸对白| 综合久久色| 国产88av| 午夜特片网| 日韩有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精品一区| 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欧美日韩激情一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9久精品视频|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年轻bbwbbw高潮|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一色桃子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