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17-01-19 發布者: 字體:大 | 中 | 小
周國榮搜集整理
八萬歷史上是一個錫礦區。據《陸豐縣志》記載:“八萬山在邑東六十里,舊為平南王藩下商人礦場,禁絕已久”。相傳明來清初時就有人進入八萬山雇工開礦場。由于開采年久,山中隧道礦井縱橫交錯。后因礦山大面積塌陷,造成重大人命傷亡,而被禁采,也有傳聞當時錫礦滯銷,致使大量礦砂埋在舊礦穴里。
抗日戰爭時期,英國葉榮貴礦業公司入侵八萬,開辦礦場,運入抽水機,柴油,雇請當地農民,進行人工開采。一九四一年由于日本侵略軍進犯陸豐,該公司不得不停辦撤退,抽水機零部件及所存柴油,卸在八萬琳珠村無人問津,后來由于運輸線中斷,市面買不到煤油,柴油便成為八萬農家照明用油,所以當地人民稱作“紅油”。抗戰勝利后,即一九四五年九月間,葉榮貴礦業公司派遣了大批技術人員隨即返回八萬,著手重建錫礦場。此次開采計劃很大,以英國遠東礦業股份公司銜頭,首先在八萬地面進行探測,這批礦產勘查員均系英籍白人,白膚、紅毛、藍眼睛,這在當時的八萬人民心目中是一奇事,大人小孩都跑去看“番人”,而且傳得神乎其神,說什么“紅毛能看穿地底三尺,他們發現八萬地底到處有寶”。接著來了一批工作人員,在八萬公寶山和錫坑洋圈地動土,興建辦公大樓和工廠宿舍,并雇請了博美、八萬等地三百多工人,運來了大型推土機、抽水機、發電機等機械設備和物資。然后他們便根據勘測的情況,進行買地開采。為使八萬成為礦區,他們勾結買通了國民黨陸豐縣長羅尚忠和劉煥文。羅尚忠以陸豐縣政府的名義,批準了遠東礦業股份公司圈定的礦區范圍,這樣,八萬南從吉水,北至鯉魚洞、簌竹頭、東從浮墩山腳,西到八萬角山邊,橫直五公里,成了該公司合法的礦區。同時在柵子村前河灘買了一些土地,便開始了大規模的機械化開采,三班作業,晝夜不停,工地上推土機聲、發電機聲、人聲交織在一起,好一派近代機械化生產的勢頭。
但是,好景不長,由于他們是掠奪行為,影響了當地的農業生產,引起了群眾的公憤。在八萬人民的強烈反對、抵制和干涉下,遠東礦業公司終因開采地盤有限,耗費大,機械物資損失嚴重,經濟核算虧本,于一九四六年冬宣告暫停開采。將所有機械搬回工廠倉庫內,并從陸豐國民黨政府請了三十多名政警人員長駐工廠,用武裝保護起來。直至一九四八年四月間,我海陸豐人民自衛隊東北大隊挺進八萬,與地下黨和人民群眾一道,抓了兩個英國人,然后把他們趕走。
建國前后,礦山舊地附近農民,常常根據傳聞,三三兩兩進入大山礦穴隧道,尋找意外之財。不過,可信的是,沿礦山舊址水流方向河峪、砂土,含有較為豐富的錫礦砂和稀少的金礦砂。建國前當地部分農民除了農業生產以外,常利用農閑季節,組織采礦,特別是八萬、吉水等村農民終年都在八萬河里撈洗錫礦,成為一項重要副業生產。每年春夏間雨水連綿,礦山大量泥土被雨水沖刷,沿斜峪流入八萬河,帶來了大量的錫礦砂,雨季過后,群眾便開始下河扒錫洗礦,年復一年,經久不竭,今昔如是。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