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豐政協(xié)網: m.nniifjq.cn 發(fā)布時間:2017-01-19 發(fā)布者: 字體:大 | 中 | 小
土厚根壯肥足果豐
——記著名民間畫家李瑞從藝五十年
沈澤江
“一切藝術都是開在枝葉繁茂的知識之樹上的鮮艷的花朵……,“藝術是一種瘋狂的感情事業(yè)。”李瑞正是植根于民間藝術肥沃土壤的畫家。他具有勞動人民純樸率直的性格、細膩而豐富的感情、近乎瘋狂的執(zhí)著追求,所以走上了成功之路。他從藝五十年來,為人民創(chuàng)作出一批批群眾喜愛的作品,贏得了人們的崇敬。他的名字被載入多種名人辭典,是目前陸豐唯一的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
一九二九年三月,李瑞出生于得天獨厚的良港—-廣東省陸豐縣甲子鎮(zhèn)。這里風光旖旎,氣候宜人,人文薈萃。父親李麟洲,是一代傳統(tǒng)丹青能手,技法甚善,名聞遐邇。李瑞得到了藝術的薰陶。他聰穎過人。年少時,就學會丹青傳神寫照的傳統(tǒng)技法,走出家門,為當?shù)貪O民寫真。在苦難的舊社會,他目睹漁民飽經壓迫剝削,深受欺侮凌辱的種種慘狀。《漁海》是他解放初期創(chuàng)作的一組水粉畫,通過大膽概括、提煉,再現(xiàn)了漁民的悲慘生活現(xiàn)實,有力地控訴了反動派欺壓漁民罄竹難書的罪行。這套組畫在縣城展出之后,反響強烈,使觀眾深受感動而得到一次生動的教育。
“藝術的修煉必須付出終生的時光”,“受苦和犧牲永遠是思想家和藝術家的命運”。李瑞既愛上藝術這一行,當然不會例外,他得付出整生的時光來接受艱苦的磨煉。但他卻以苦為樂,做到“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1952年搬進陸城之后,他一邊賣畫養(yǎng)家糊口,一邊搜集各類素材進行創(chuàng)作,他常以一個最積極的美術工作者的身份戰(zhàn)斗在各條戰(zhàn)線的各種畫棚中,有時對著畫紙畫布靜觀默察布局謀篇,有時疾馳速舞手中的畫筆,一幅幅佳作產生了,一個個展覽會開幕了。此時,他則一次次得到寬慰。
1956年《漁家樂》榮獲廣東青年美展二等獎。見報之時,真是樂壞了李瑞,樂壞他的全家。接著,李瑞被調進《陸豐報》當美術編輯。搞插圖任務繁重,確也付出艱辛的勞動。除此,還多次被上級借往汕頭、惠陽、廣州等地搞展覽。這既擴大了他的藝術活動范圍,也增進了他的生活接觸面,取得更好的學習機會。陳望、黃新波、黃篤維、黃安仁等前輩畫家,盡力掖扶李瑞,從思想上和藝術上全面幫助他提高,促使他向高層次發(fā)展。
《一曲漁歌北京來》曾獲廣東省群眾美展一等獎。在《廣東畫報》發(fā)表時,著名藝術評論家周佐愚撰文說:“……海陸豐的漁民婦女以善唱漁歌著稱。他們的漁歌曾經光榮地參加了北京舉行的全國群眾藝術表演。青年作者李瑞選擇了一群漁民婦女在收音機前聽到她們的漁歌在北京演出時的那瞬間,表現(xiàn)了漁民婦女一片歡樂的新生活。作者的父親是個民間藝人。在《一曲漁歌北京來》這幅圖畫里,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它吸取了民間壁畫某些有益的因素……”。
李瑞首先是師承父親的,因其畫必然帶有濃厚的民間特色,也洋溢著很濃的鄉(xiāng)土氣息。尤其善于以其凝重古樸的筆致,狀寫清新雅意的漁民姑娘。這正是他長期深入漁村,與漁民群眾打成一片,對他們不斷觀察揣摩、理解、感悟的結果。其次,他不但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的畫風,而且善于揚棄國外名家的糟粕吸收其有益的畫技,在藝術手法上銳意創(chuàng)新,形成獨特的風格。縱觀他的作品群,真可謂“順應歷史潮流,而與眾不同地把握了生活中的真、善、美”。
土厚根壯,肥足果豐。近年,李瑞的作品、傳記,已被《中國美術年鑒》、《中國當代名人錄》、《中國當代美術家名人錄》、《中國當代文藝界名人錄》、《中國當代書畫家名人大辭典》、《中國當代文藝名人辭典》、《中國當代美術家書法家漢英辭典》、《中國當代民族文藝家》、《90年代中國書畫交流作品集》、《中國書畫精品大觀》、《中國美術書法界名人名作博覽》、《中外名人名家簽名鑒賞》、《國際現(xiàn)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中國書畫作品精選》、《20世紀國際現(xiàn)代美術精品薈萃》、《20世紀國際美術精作博覽》、《世界華人藝術家成就博覽》、《海峽兩岸書畫家作品大觀》、《海峽兩岸名家書畫集>溥20多種國內外大型名辭典等書記載。
藝無止境,李瑞總是把每次的成功看作新起點。他說:“創(chuàng)新是自信者的事業(yè),創(chuàng)新是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創(chuàng)新是持久戰(zhàn)”,“創(chuàng)新一探索一再創(chuàng)新”是李瑞的藝術生命,也是李瑞成功的秘訣,怪不得他能以狂放有致,跌宕多姿的筆法為畫壇增添了不少瑰麗的作品。他不但底子厚,而且探素的路子亦愈走愈寬闊。不僅在人物、肖像、宗教畫等方面傾注了極大的心血,而且于山水、花鳥等方面也取得了較豐碩的成果。
退休后,年過花甲的李瑞,顯得更健壯熱情,精力充沛,繪畫氣魄比以前更大。他不愿以舒適悠閑的方式安度晚年,而提出令人贊嘆的“三圈計劃一小圈圈:走遍祖國名山大川、云游五岳四山;中圈圈:暢游全國最大外圈,飽覽邊遠名勝古跡;大圈圈:周游全世界。這個宏愿是為了更好挖掘和繼承我們民族的民間繪畫傳統(tǒng),開拓民間美術的藝術寶庫,從而進一步使祖國傳統(tǒng)的民間繪畫作品走向世界,為祖國和世界人民作出更大的貢獻。
目前,李瑞已圓滿完成了小圈圈的旅游計劃,基本完成中圈圈的計劃。憑他一手畫藝走到哪里,畫到那里,宿在哪里。所經之處,藏畫于民。同時用速寫和照像廣泛收集資料,以利再創(chuàng)作。
“人生有涯藝無涯,愿將有涯匯無涯”。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