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17-01-19 發布者: 字體:大 | 中 | 小
葉縱
莊秉心同志解放后擔任陸豐龍山等中學的領導工作三十四年。他一生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貢獻很大,成績卓著,是陸豐知名的教育家。他在辦好學校上留下了非常寶貴的遺產。現就他的領導藝術和風格方面,主要的記述如下:
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從不偏廢
莊校長對“黨的教育方針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理解非常深刻,始終全面貫徹,從不偏廢。他首先把德育放在首位,重視黨團組織建設和活動,組織師生學習黨章、團章,學習馬列主義和毛主席著作,通過課內外和各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集體主義、革命傳統等一系列教育,親自制訂“勤奮、樸素、團結、守紀”八字校風和有關規章制度,千方百計提高師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并積極配合黨的中心任務,組織師生下鄉宣傳和參加掃盲,防洪搶險,造林綠化、除“四害”等活動,使學生在三大運動實踐中得到鍛煉。對學生的勞動教育,他抓得非常緊,親自帶領學生開辟新寮農場、荒沙埔農場,開辟后山操場和龍頭,進行勞動建校,既鍛煉了師生的勞動觀點,又為國家創造了財富。在眾多的任務中,他始終抓住學校以教學為中心,深入課堂教學和教研活動,使學校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升學率排在省、地前列。在文體方面,除了抓好課堂教學外,并組織了各項運動隊、歌舞團,年年開大型運動會和各種文藝匯演,學生都通過了各級“勞衛制”測驗,獲得證章。由于莊校長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展,較好地樹立了革命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學生從龍山畢業后不論升學到高校或直接參加社會主義建設,都表現優良,許多人成為各戰線的骨干和精英。龍山的教育質量在省、地有名,創造了龍山中學的黃金時代。
二、積極建立團結一致堅強的黨支部領導核心
五十年代上級強調黨在學校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后來又提出黨支部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再后來又提出校長負責制,支部起保證監督作用。不管學校體制如何提法,莊校長依靠黨支部、依靠領導集體的思想都非常明確。他積極組織支委和黨員學習黨章及《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黨的方針政策等,來提高黨員的覺悟和黨性鍛煉。執行黨的三大作風,在支委和小組會上定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他以一個普通黨員在小組會上進行自我批評和接受黨員批評,大家心情舒暢,保證了支委和黨員的團結一致,每個黨員都自覺履行黨員的義務,在各方面起模范帶頭作用,黨支部在師生中的威信很高,一有號召,紛紛響應,什么艱巨的任務都順利完成,支部成為堅強的戰斗堡壘,連年被縣委評為“紅旗支部”。鄭一夢老師一九五九年校慶寫的《龍山頌》有句云:支部紅旗新評得,十年戰果更輝煌。”就謳歌了這一歷史。
三、在黨支部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黨員、團委會、工會、學生會組織的積極作用
莊秉心同志嚴格要求黨員在搞好本職工作中發揮模范作用,黨員分工聯系一部分師生,團結群眾,教育培養建黨對象,工作進展在小組或支部會上匯報交流,搞好全校的大團結。學校的方針大計、各部門主要干部安排都在支部會上討論決定,校長組織落實,實現黨支部的領導和戰斗作用。在干部安排上,忠實執行黨的任人唯賢政策,不分黨和非黨,不分親疏,不分五湖四海,唯賢是任。他主政時提拔的領導干部和教研組長、班主任等都是在師生中有威信的龍山精萃,因之,學校充滿團結奮進的氣氛。他還親自給黨員和師生上黨課,在校園公開舉行入黨宣誓大會,師生紛紛申請入黨,決心為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而奮斗。龍山黨支部首先在學生中建黨,是陸豐中學之最。龍山支部初期發展的學生黨員,如劉國仰、林靜夫、彭玉珍、羅炳籌、劉少容、陳強等,大學畢業后走上崗位,都是各單位的骨干。
莊校長積極支持龍山團總支升格,建立陸豐中等學校第一個團委會,實行自己批準青年入團。把團的工作列入支部議事日程,聽取團委會的工作匯報,讓全支部了解關心和支持團的工作。撥出經費支持學生團干暑期到汕頭、惠陽團地委培訓。支持團委會獨立開展一系列適合青年特點的活動,如畢業班的“一顆紅心,兩手準備”教育,請當時任農業社長的林升平校友回校介紹知識青年如何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等。支持團、學生會建立歌舞團,開展周末集體會晚會,支持團在辦新寮農場、造林、掃盲、防洪搶險各項黨委中心任務中發揮突擊隊作用,讓團委推薦團干學生團員干部入黨,全面發揮團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的作用。龍山團委會連年被評為縣、地的先進單位。一些團縣委的部長和老教師回憶當時團的作用和在學生中的影響時說:“當時是團的黃金時代”。
龍山教工會一貫起著黨聯系群眾的紐帶和橋梁作用。八十年代初全總提出建立教代會制,莊秉心同志積極支持,在全縣中學中龍山首先建立了教工代表大會制(據說全省只有一間中學建立教代會),調動了領導和群眾兩個積極性。促進了學校工作向前發展,發揮了教代會在民主辦學中的作用。經驗被縣總工會、教育局推廣全縣學校,并登《南方日報》。龍山教工會連年被評為縣、地、省的“先進職工之家”。
龍山學生會在“五四”運動時就已建立,有光榮的革命傳統。莊秉心同志很重視發揮學生會的作用。通過團委會給學生會、班委會推薦優秀的干部人選,給設立辦事處,周會(學生大會)讓學生會主席主持,獨立開展學生會組織活動。當時學生會主席林靜夫、陳強、陳式、劉少容等都曾寫過活躍的光榮的篇章。
四、在統一領導下,分工合作,使干部有職有責有權,充分發揮各部門的主動性、積極性
莊校長多次明確宣布,要求各人大膽工作,有錯誤他(校長)負責,并在實際工作中說到做到。學校的重大工作,集體決定后都由各部門貫徹。如教工政治學習,由學委會組織;教工例會多由辦公室主持;教學方面的安排布置都由抓教學的副校長和教導處出面;總務方面由總務主任布置;行政事務由辦公室主任布置。莊校長聽了有關發言,最后補充或強調數句,言簡意明,使教工目標明確,努力工作。在具體工作上,如學生家長找轉學,他叫去找教導處;他的女婿想承領學校基建的土石方,去找他時,他叫不要找他,去找總務主任;一些行政事務叫去找辦公室主任處理。每周一次全校師生集中升旗的主持人,他都要副校長、各處室主任輪流主持,輪到的人,既要了解上周全校的動態,又要計劃本周全校的主抓事項,這一系列措施,使各級干部有職有責有權,充分發揮了各部門的積極性、主動性,既分工又合作,形成了一個堅強的集體領導班子。
在業務上莊校長充分發揮了各部門的職能和戰斗作用,使他自己有時間集中精力來考慮全校的大事。他經常籌劃學校的大事到凌晨一時,第二天早飯后到辦公室與各領導交換意見,大家參議后,付諸貫徹。當時自然形成了一種好形式,早飯后(上課前),校長、副校長、主任等都自動到辦公室聚會,有事則交流商量,大家都能掌握全校動態,然后分頭工作。這使領導間感情非常融洽,工作互相配合,領導集體團結而堅強。
五、以身作則,堅持原則,剛正不阿,兩袖清風
莊校長黨性非常堅強,名利思想非常淡薄,一生剛正不阿,始終保持兩袖清風。他的外甥要從潭西轉學來龍山,妹妹登門要求,他婉言拒絕,妹妹罵他沒有照顧;一女工要求進龍山當廚工,當時需要的是能扛大飯橧的男工,該女工送禮給莊校長,給他丟出門外,教育局有關同志來講情,他都不接收。堅持用人根據需要和精干的原則;有一年縣和一些部門領導的子女近百人,要求龍山超編安排,教育局一領導也親自來龍山要求解決,行政會議討論三場,要全部安排時教學質量和秩序沒有保證,安排主要領導子弟時,又對不起一般干部,結果一個不收,由于剛正處理,大家都沒有意見;學校辦了羊毛來料加工廠,羊毛衫等產品很多,港商是莊校長的學生,要送莊校長一些,他都不要。在完成出口任務后,廠方安排用存料織了一批羊毛背心和圍巾,平價賣給教工,莊校長才和大家一樣,買了一件。他從不多食多占,始終保持兩袖清風。莊校長主政時,有很多各級的先進名額分配下來,他都主動評給教工。有時僅有一名,大家選他,上級又屬意他,他都堅決推讓其他人。他說:“我當校長,評不評都一樣,評給你們,做好了工作,我就安慰了。”做到了“見榮譽就讓”。他高尚的風格,對教工們的影響非常巨大。
六、鞠躬盡瘁,把畢生精力獻給人民教育事業
莊秉心同志是地下黨的老黨員,陸豐一解放就任縣文教科長兼龍山校長,食住在龍山,他深深地認識到搞好教育,培養大批優秀的人才對革命和建設的重要意義。便毅然辭去科長職務,專任校長,把全部精力撲在辦好學校上,平時很多配合縣鎮中心工作的會議,都安排有關負責人去開,回來支持落實。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來深入教學工作,致力提高教育質量,除往省、縣參加必要的會議外,數十年如一日,很少離開學校,真正做到“以校為家”。粉碎“四人幫”后,一九八0年春莊校長帶著病弱之軀重回龍山主政,在《望海潮》中下闋云:“重修舊日籬笆,正華陽出谷,千樹競花,宜應乘時,澆園拓土,休令夙愿吹賒。風景這邊佳!要滿崗桃李,又沐煙霞。李下桃蹊,亂分春色到人家。”詩言志。不管十年浩劫,受盡極左路線逼害,莊校長為黨辦好教育事業的夙愿和決心,躍然紙上。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早飯后,他照常到辦公室來,辦公室葉主任向他匯報元旦前工作安排,三十日下午開黨支部會,三十一日開新教師座談會等。并說:“你身體不太好,新教師座談會由我們(指副校長、教導主任、辦公室主任)來開就行了。”他說:“二個會我都來參加。”誰料天不給永年,他主持了三十日的支部會后,三十一日凌晨,突然長逝,終年65歲。為了黨的教育事業,他獻出了畢生的精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