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17-01-19 發布者: 字體:大 | 中 | 小
葉小蘇搜集整理
“七·七”事變,全面抗日戰爭爆發。日本侵略軍鐵蹄到處,奸淫擄掠,大肆燒殺,使中國人民遭受空前的災難。陸豐地處華南沿海,毗鄰港澳,曾經兩次遭受日軍占領。
1938年10月,日軍南侵,廣州淪陷,沿海受到封鎖,日軍經常襲擊漁船,飛機轟炸陸豐城鎮和交通線。
1941年3月,沿海地區突然緊張。陸豐國民黨縣政府和駐軍未見日軍蹤影便聞風逃往西北山區。3月28日,日本侵略軍乘炮艇在烏坎海仔登陸,當天下午4時,不戰而占領了陸豐城。進城后搶掠燒殺,奸淫婦女。例如在馬街尾,鬼子以餅干為誘餌,散在地上,誘騙很多小童爭搶,突然拉響手榴彈擲向人群,炸死大批兒童后,哈哈大笑,殺人取樂。次日曾以19騎犯大安,當天撤返。那時正在西北區的國民黨一個保安區競未作任何抵抗。日軍占領陸城3天,而后向海豐轉移。
1941年12月,日軍發動太平洋戰爭,香港很快被占。1942年,日軍開始對廣東進攻。1945年1月26日,日軍第二次攻陷陸豐。占陸豐人口半數以上的東南部和中部地區,淪于侵略軍的鐵蹄下,時間長達8個月之久。
日軍第二次占領陸豐后,盡量利用漢奸出頭,扶植日偽陸豐縣維持會,同時建立地方偽軍,以強化其所謂“鄉村自衛力量”,但又縱容土匪,到處打家劫舍。對我黨領導東江縱隊第六支隊的游擊區,進行“封鎖”、“蠶食”,以特務與武裝相結合,恐怖與懷柔兼施的辦法,威脅群眾“接頭”、“維持”。在日軍控制下的軍事地區,普遍地修筑碉堡、戰壕、地道、封鎖溝。日軍對沿海地區進行瘋狂掠奪,單湖東港便被燒殺3次,毀船20多只,殺死漁民100余人。更兼國民黨縣、區政府要員與日、偽相勾結,迫使淪陷區與國民黨統治區的廣大人民群眾都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當時流傳的一首打油詩曰:“漢奸日寇與防軍,來往自無賓主分,此景此情君莫怪,夕陽無語近黃昏”,描繪了日、偽、頑反動派三者溶為一體的真實情景。
有壓迫總有反抗。在東江縱隊堅持抗日的推動下,我地下黨組織在鄉村中擴大宣傳的影響教育下,各地群眾有組織或自發的反抗日軍的斗爭時有發生。如陂溝、博美的商人為反抗日軍掠奪舉行罷市;博美有個村的農民用鋤頭打死一名零散的日本兵;博美民眾武裝在鎮內伏擊漢奸,把一個無惡不作的漢奸頭子打死;大安鎮附近一位農婦配合丈夫活捉前來強奸她的日本兵,并把他打死。
日軍侵華8年,終以中國人民的英勇抗戰而宣告徹底失敗。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