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17-01-19 發布者: 字體:大 | 中 | 小
云花
春節,是我國人民歷史悠久的傳統佳節,相傳堯舜時已有此俗,至今已有兩千多年了。春節,習俗全國各地有異,但時間延續之長,紀念活動儀式之隆重,卻是大體一致的。
除夕,是一年最后一天,本地方言稱“三十瞑”或“廿九瞑”。這是因農歷十二月有大小月而別。月大,有三十日;月小,只有廿九日?!邦ā敝笟q暮(即一年最后一天日落,天黑,黃昏的時候)的意思。這天的天色未晚時,家家戶戶都準備些供品,如龜仔稞、甜稞、發稞等來祭拜祖先。同時祈禱來年全家老少平安,財丁兩旺,風調雨順。
為慶賀佳節,尤其是春節,在陸豐各地,家家戶戶都要做些甜稞,龜仔稞,發稞等,特別是“龜仔稞”。因為這種稞印上龜甲印,形體像只龜,龜是人們心目中延年益壽的偶像,因此,人們借喻全家老少像“龜”一樣益壽延齡,吉祥如意,故稱“龜仔稞”。
龜仔稞是以糯米粉和糖為原料,再以豬肉、橄欖仁、花生米、芝麻、香椽、冬瓜片等為餡料。龜仔稞的做法是先用煮開的紅糖漿趁熱與少量糯米粉揉合至熟,稱“稞母”,再融人生糯米粉慢慢搓勻,使之柔柔軟軟,像做包子一樣加入餡料,然后一個一個包好,印上龜甲印后,底部再貼上一種像梧桐樹葉或芭蕉葉等放在鍋里蒸熟。也有的人家從地里采摘些芷克草,用水搓洗取棉狀芷殼,加入“稞母”中揉合,做成的龜仔稞更富有彈性柔軟,口感更加清香爽口,吃后回味無窮,可與天津聞名的“狗不理”包子媲美,這便是大家所稱的“龜仔稞”。也是陸豐一大地方特色。
“龜仔稞”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歷史的發展,而有所不同和變化。富庶人家的龜仔稞有一定的差異。解放前,有錢人家做的龜仔稞餡料齊全上乘且非??季可莩蓿欢F人家做的龜仔稞餡料較少,質量較低,實屬象征性的,同時也是為了應付節日供品和接客待友及家人解饞的需要。改革開放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好,而各家各戶做的龜仔稞也越來越考究,餡料不斷增加翻新變化,除用以前用的一些餡料外,再加些如蝦仁、香油、爆蔥花,腐竹皮甚至香菇等上乘材料,從而使龜仔稞變得更加芳香無比,美味誘人。在當今社會市場經濟時期,在令人眼花繚亂的市面上也可以買到龜仔稞。但口感卻是千奇百味,隨人而適。因此,龜仔稞的地方文化又注入了新的內涵。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