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17-01-19 發布者: 字體:大 | 中 | 小
夕陽江
(一)
客家咸茶百味香,
歡迎眾親來品嘗,
嘗嘗咸茶啥味道,
試試茶情有多長。
(二)
阿妹歌喉真清亮,
定有咸茶潤肚腸,
句句唱出咸茶味,
字字不離咸茶香。
(三)
聽歌放聲細思量,
定係一個咸茶郎,
勝過咸茶千百碗,
茶情茶意不遺忘。
(四)
綠色茶菜好營養,
煮茶炒飯最為上,
清涼可口添食意,
開胃消食通體爽。
(五)
客家咸茶源流長,
社會發展不一樣,
昔日咸茶迎賓客,
如今咸茶上市場。
(六)
咸茶生意夠興旺,
街頭巷尾擺攤檔,
茶客常臨如云集,
茶味撲鼻處處香。
(七)
東風咸茶名聲揚,
日日如是客滿堂,
服務周到茶情好,
茶客個個都贊賞。
(八)
客家咸茶鄉情長,
久別重逢茶缽響,
茶味伴著人情味,
歡聲笑語話家常。
(九)
鄉土情懷深又長,
飄洋過海茶不忘,
離鄉背井幾十截,
還鄉還尋咸茶嘗。
(十)
咸茶歌仔大家唱,
唱出日頭對月亮,
唱出麒麟對獅子,
唱到金雞對鳳凰。
唱罷咸茶話咸茶。千百年來,陸豐客家人風行食咸茶,并習慣以此待客。在一起吃咸茶的人會覺得親切,初嘗客家咸茶的人則會為其獨特的風味贊嘆不已。
客家咸茶的制作有其獨特的工具和手法。咸茶主料有茶葉、花生仁、芝麻等,輔料有爆米花和蒜子、豆類等。配制時,把茶葉放進“牙缽”(陶缽)潤濕,用“茶槌”(木杵)擂成糊狀茶膠,倒入事先炒熟的芝麻再擂幾下,放進少許食鹽之后,用滾燙的開水沖入并攪拌,然后用蓋子蓋上幾分鐘即可飲食。喝時,把茶盛在碗里,撒上爆米花、炒花生仁等,這便是一碗芳香四溢,令人垂誕的客家咸茶。特別是在大暑天,客家咸茶更有“開胃消食”的功效。
客家咸茶,歷史悠久,是客區人民的一種飲食文化,用咸茶待客等,更是一種傳統習俗。它的來歷已無從查考,民國時期陸豐有竹枝詞曰:
辰時餐飯巳餐茶,牙缽擂來響幾家;
厚薄人情何處見?看他多少下芝麻。
陸豐客家人好客,平時家里多備有爆米花、花生仁、芝麻、豆類等,每當客人來了,常用咸茶來接客待友。吃咸茶時,必是一人備好兩口碗,一口讓客人端著吃,另一口盛好咸茶備添,主人一碗又一碗送上客人,盛情款待,“茶味伴著人情味,歡聲笑語話家常”,其情融融,吃上三碗四碗也不算多了。
在陸豐,擂咸茶除用來待客外,遇到吉慶喜事,也用咸茶,俗稱“請食茶”。按照習俗,誰家媳婦生了孩子,第三天早上,主人家便要煮一桶咸茶,遍請鄉鄰和親戚、朋友,名為“三朝茶”;孩子到了滿月時,又煮“滿月茶”(俗叫“出月茶”);住進新屋,要煮“新居茶”;而遠行歸來,病痛痊愈、化險為夷等等,也要用咸茶回敬關心過他(她)的親鄰戚友,圖個吉利和純樸的禮俗。此外,擂咸茶還被用作消遣和解乏,這在女人中尤甚。操持家務的婦女經常擂好咸茶放在家里,當勞動疲勞時,便食咸茶,提神醒腦。抑或閑得無聊,便聚攏在一起擂咸茶,圖個熱鬧。
客家咸茶,源遠流長,并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社會發展而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聚居在客區鄉村的人們,向繁華的城市發展,擂茶的茶缽聲隨之在城市里響起來了,形式、內容也日趨豐盛,芹菜、介蘭等各種茶菜,以及魷魚、海鮮食品,也成為咸茶配料,不愧為“綠色茶菜好營養,開胃消食通體爽”也。同時咸茶也走向市場,街頭巷尾擺起了攤檔,生意興隆,正是“茶客常臨如云集,茶味撲鼻滿堂香”。
客家咸茶承載著濃厚的鄉土情懷,深深烙記在人們的腦海里,特別是牽系著海外同胞的赤子之心。飄洋過海的人們,每每揣起茶碗,便會聯想到家鄉的山山水水,世世代代相傳的人情風俗,勤勞儉樸的家鄉親人。“每逢佳節倍思親”,有旅居海外的同胞,在中秋賞月的夜晚,首先揣出一大缽咸茶,放在桌的中間,周圍擺放著賞月餅糕,全家人圍在桌子上飲茶食餅,思念著家鄉的親人,盼望著“月圓人也圓”的骨肉親情。正是“離鄉別井幾十載,飄洋過海茶不忘”的鄉土情懷。
客家咸茶,對于維系鄉親,聯絡海外親人,建設精神文明,構建和諧社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