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17-01-19 發布者: 字體:大 | 中 | 小
李緒本
明朝末年,政治腐敗,宦官專權,盜賊四起,廣東沿海各地,既有倭寇,也有在沿海一帶打家劫舍的海盜和山寇,甲子人民和他們的斗爭十分激烈。
明朝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八萬洞盜首黃啟薦,從山里出來,先在惠來邦山扎寨,繼而攻打甲子所(今陸豐市甲子鎮),甲子人民奮起抵抗,只因城內兵力薄弱,寡不敵眾,城被攻陷,城內人民慘遭殘酷殺戮。當時惠來龍溪都(原屬海豐縣,惠來設縣后,割歸惠來)一帶為逃避倭寇、海盜而暫居甲子的難民,同時遭殺戮遇難者甚多,婦女被強奸虜掠,有的全家遇難,慘不堪言。
明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倭寇入侵甲子。甲子人民同仇敵愾,和守備軍兵共同抗擊倭寇。但因守軍千戶馬壽麻痹大意,輕敵松防,以致甲子城被攻陷,甲子居民慘遭殺害,連龍溪都一帶人民也牽連遭殺害。此役馬壽因輕敵失職,終被官府治以失職罪而下獄,不久,死于獄中。
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九月,曾作倭寇響導的海盜楊老復率賊眾攻打甲子城,千戶董某(秩名)率城中軍民與之抵抗,浴血奮戰,終因不敵,董千戶戰死于陣中。賊兵將城中部分居民虜掠上船,特別是婦女,備受侮辱欺凌。次日,船遇大風,賊兵和被虜居民,全部沉沒溺死,同歸于盡。
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七月,海盜林道乾(又名林鳳)進攻甲子,因城防鞏固,屢攻不下,因此,轉而攻打新寨。但新寨寨小人稀,寡不敵眾,新寨被攻破。海盜大肆搶掠,又虜走李棠(時任浙江省臺州府教諭的李良知之子),劫至賊船,作為人質勒索錢財。家人千方百計謀求釋放李棠,但不能成功。其妻卓氏(原籍湖東鎮華美村人)救夫心切,自告奮勇,毅然挺身而出,誓愿以死換回丈夫。于是只身登賊船,要求換回丈夫。卓氏對賊說:“我婦道人家,何處去找尋錢財?請先放回丈夫,才能湊錢贖身”。 賊不允。后卓氏又攜兩個兒子及自身作人質,要求換回丈夫,賊允之。卓氏眼看丈夫船已到岸脫險,即牽兩個兒子投海殉節。后李棠化悲憤發奮讀書,于明萬歷元年(1573年)考中廣東第十六名舉人,并將卓氏事跡稟報朝廷,明廷封贈卓氏為“南海夫人”,建祠稱“義烈祠”,祠址在今甲子城內西南。另由翰林院學士錢牧齋書聯鐫刻于石柱上,詩聯曰:
攜兒共葬魚腹中,四海鯨鯢破膽。
全夫直占鰲頭上,九重日月爭光。
奇婦烈女,不遜須眉,激勵著甲子人民誓死抗戰。
明崇禎八年乙亥(公元1635年)四月,又有海盜劉香勾結倭寇攻打甲子。時甲子人民在守道洪云蒸帶領下,奮起抵抗。但賊兵兇悍,人數也多,終因不敵,云蒸被虜。在此危急關頭,忽閩粵大兵突來救援,合擊劉香。劉香脅迫洪云蒸喊話,勸大兵勿進。但洪云蒸卻厲聲對大兵將領說:“將軍等速來,莫以我故,其急擊莫遲!”且罵賊不止,遂壯烈遇難。大兵于是圍擊劉香賊兵,賊兵大敗,四散奔走,有的被殺,有的自盡,有的溺死。劉香就擒,處以極刑,以平民憤。
至清嘉慶六年(公元1801年)前太守伊秉綬因公事來甲子,聽取稟報,嘉贊洪云蒸忠于職守,至死不屈,設龕幾牌位于北門雙仁祠左側,表彰他為保衛甲子人民,身先士卒與敵爭斗,終被虜而至死不屈的精神,有匾額以記其事,可惜匾額今已無存(據《甲子乗》所載),但查《陸豐縣志》,卻把此事誤記為在海豐。
計明末七十多年間,甲子所城常遭倭寇、海盜侵擾,甲子人民及駐防官兵奮起抵抗,終因兵力不足,多次不敵,其中被倭寇、海盜入侵攻陷者有九次,除無數仁人義士和兵卒戰死而姓名湮滅者,殊堪可惜外,戰死官員,有千戶董公、把總金允武、守備葉臺、守道洪云蒸等。為甲子人民而死,人民是不會忘記他們的。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