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17-01-20 發布者: 字體:大 | 中 | 小
鄭建城整理
題記:莊岐洲是一位在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革命斗爭的老同志,是海陸豐三年解放戰爭時期人民武裝的主要領導人之一,社會文化建設時期又不辭勞苦奔波于祖國南北、海島,盡心盡責,千方百計,為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不停地工作、奮斗。在他年屆半百之時,遭受“文化大革命”瘋狂年代的凄風苦雨的凌辱、摧殘,仍然保持一位共產主義戰士的堅強意志,生命不息,奮斗不止!莊岐洲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清廉潔凈,兩袖清風,他的高尚情操和優良品德永遠值得我們懷念和學習。
莊岐洲(1918—2003年)化名吳江,陸豐縣東海鎮橋西村人,出生于一戶制造木農具的手工業者家庭,家有兄弟5人,他排行最小。父親貧苦出身,勤勞創業,白手成家。1931年莊岐洲13歲時入學私塾半年,后入國民小學三年級直至小學畢業,1935年秋入讀縣立一中附設的鄉村師范班,直至三年畢業。1939年春節后入讀設在惠來縣葵潭圩的三民中學,該校由中共地下黨控制的“東江華僑服務團”創辦,是一所抗戰救亡學校,四月間,莊岐洲和林文彬等由郭堅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五月間學校被國民黨當局勒令解散。七月中旬與郭堅、楊良等往紫金縣東江特委訓練班學習,八月中旬回陸城開展青年工作,不久,被陸城第二小學校長陳守謙聘為代課教師。1939年十一月間,與中共海陸豐中心縣委單線聯系的地下黨員鄭建文(公開身份為國民黨陸豐縣政府督導員)任團長的縣抗敵動員委員會直屬工作團成立,莊岐洲任該團地下黨支部書記。此后在陸城等地逐步掀起抗戰宣傳熱潮。接上級黨委指示,為有利于青年工作的開展,擬控制陸一中(龍山中學)的領導權,按地下縣委安排,由鄭建文帶領陳編(地下黨員)、莊岐洲等四位青年代表,到縣政府拜訪縣長張化如(民主進步人士),向他陳述請求委派進步人士來陸一中任校長,張點頭表示將考慮進步青年的意見。1940年1月底,進步人士梁蔭源被任命為陸一中校長,隨后東江特委調林鵬江、韓玲等數位地下黨員來陸一中任教,又有一批進步青年就讀陸一中,陸豐地下縣委開始領導學校的教學和青年學生的建黨工作。陸一中改名龍山中學后,于1940年秋開辦一個簡易師范班,地下縣委指示莊岐洲入讀簡師班并開展黨的青年工作。
因國民黨當局加緊逼害有明顯表現的進步學生,1941年上半年按組織安排,莊岐洲離開陸城,抵達海豐大安峒中心縣委報到,旋即被派往后門鄉及大安峒有關村落,聯系地下黨支部開展工作,期間,生活來源主要靠自己找門路維持,忍饑患病,克服困難堅持下去。1942年9月,莊岐洲抵達惠陽淡水東江縱隊隊部參加抗日武裝斗爭,被派往港九人民抗日游擊隊的元朗區搞民運工作,經常露宿山頭野外,疾病纏身,仍堅持發動群眾抗日救亡,與敵周旋。1944年12月,莊岐洲隨東縱六支轉戰海陸豐,先后任六支青干班指導員,六支政治部保衛股長、民運股長。1945年9月,莊岐洲任海豐六區武工隊指導員,從山區深入平洋地區開展游擊活動,是年底一天半夜,武工隊用足炸藥爆炸青草鄉公所,把三層樓的鄉公所夷為平地,消滅所內十幾名敵兵,轟動海豐全縣。駐海豐的國民黨一八六師加緊了對吊貢山區的六支領導機關的掃蕩,雖然斗爭環境惡劣,武工隊還是堅持在敵占區開展游擊活動。1946年6月東縱武裝人員北撤山東煙臺,國民黨當局發動全面內戰。1947年1月22日,以藍訓材任隊長,莊岐洲任副隊長(分管軍事)共22人槍,在海豐黃沙峒鐘村成立“海陸豐人民自衛隊”,海陸豐人民解放戰爭從此揭開序幕。此后隊伍壯大至50人槍,先后組成突擊組襲擊梅隴區下港鄉公所、可塘鄉公所收稅組和聯防隊、青坑聯防隊、鵝埠鄉公所等處。9月成立東北大隊挺進陸豐,首戰由莊岐洲率隊突襲大安圩,11月9日下午四時,分別攻擊警察所、田賦處和鎮公所,俘36人(當晚釋放,但將巡官肖倫處決)繳獲長短槍18支,將稻谷30多擔分發給群眾,傍晚自衛隊主動撤走。至1947年底,海陸豐人民自衛隊已發展至500人。1948年5月中旬,莊岐洲率400人槍,從海豐出發,途經陸豐西北山區,白天行軍,護送中共潮汕特委書記林美南等10位干部,從香港返回內地領導革命斗爭,21日安全抵達目的地橫崗(今揭西縣境),受到韓江抗征隊第二支隊司令員劉向東的慰勞。
1948年7月,莊岐洲被任命為廣東人民解放軍江南支隊第五團副團長(對外番號仍用自衛隊),全團擁有兵力近千人槍。1949年2月1日,莊岐洲被任命為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一支隊第六團團長(政委劉志遠),活動于陸豐境內。5月4日六團配合東一支主力攻打陸豐縣城。隨后莊岐洲率六團二個連的武裝駐扎甲子外圍夏美村,擔任華南分局書記方方率分局機關從香港抵甲子回內地的安全警戒任務,5月25日華南分局人員登岸甲子,安全抵達目的地。7月14日和8月16日六團又配合東一支主力,攻打陸城,逐將陸城勝利解放。9月中旬,莊岐洲任中共海豐縣委書記。10月10日海城解放。10月17日汕尾游緝大隊和鹽警大隊宣布起義,19日莊岐洲率隊進入汕尾,兼任汕尾軍管會主任。1950年10月莊岐洲任中共陸豐縣委書記。1952年初莊岐洲帶隊進駐潭西區灰城村,開展土地改革先行試點工作。1952年9月東江專署任命莊岐洲為陸豐縣長。
1953年9月莊岐洲調任廣東省森林工業局粵東分局局長,1954年夏兼任粵東行署林業處處長。1955年1月調任中央二機部屬下,太原飛機配件廠副廠長,分管人事保衛工作。1956年1月任二機部所屬海南水晶礦礦長;1958年3月至1959年6月,先后擔任廣東省湛江磷肥廠、省石油化工機械廠的籌建處領導工作; 1959年7月任省化工設計院院長;1962年任省制鹽局局長;1963年任省化工廳辦公室主任;1965年任省化工廳副廳長。“文化大革命”時期的1967年10月往北京空軍學院參加領導干部學習班學習3個月,回廣州后已被奪權,1968月6月受隔離審查,以“莫須有”罪名掛黑牌游街,被廣州警司關押在梅花園二個多月,1969年1月至1971年6月被關進韶關犁市監獄,進行勞動改造。1972年7月12日,駐廳軍代表宣布莊岐洲“解放”可以回家住了。1973年1月任省接油辦公室副主任,搞石油接運工作。1977年1月重任省化工廳副廳長,1983年3月宣布離職休息。離休后和幾位老戰友撰寫了海陸豐三年解放戰爭史料,留給后代。還不辭辛勞為促進老區建設出謀劃策,積極建言。莊岐洲于2003年11月5日因病在廣州逝世,享年85歲。
莊岐洲逝世以后,省化工廳、汕尾市、汕尾城區、海豐縣、陸豐市、陸河縣等地區、單位的黨政領導代表,其生前友好代表,及其家屬,為莊岐洲舉行追悼會。
(根據莊岐洲《平凡奮發的一生》整理)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