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17-01-20 發布者: 字體:大 | 中 | 小
梁水良
斑駁滄桑的外墻體,巨大的泥塑聚寶爐,被煙火熏得漆黑的神像和器物……盡管眼前這座小小的廟宇,在高樓林立的鬧市里顯得破舊和不起眼,但憑著這些印象,我判斷出它應該是香火鼎盛。
于是,腳步由然而然地停了下來。
門框的漆黑老舊,掩不住“真君廟”三個題字。門前右側豎著碑石,詳細記述了廟的來歷。
真君廟建于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原名醫靈廟,又名大道宮。真君系道教名號。廟里所祀的分別是吳真人、孫真人兩位。
據資料記載:真君本姓吳,性情剛厚,精通醫學。宋朝理宗期間(1225-1264年),廣東沿海賊寇肆虐,官府不能制,致民不聊生。然真君卻能剿滅賊寇,使地方重得安寧,故被尊稱為吳爺。死后受封為真君大帝,下旨于各地建廟奉祀。
孫真人,即唐代著名的醫學家孫思邈。
廟里所祀的兩位“大帝”,史上皆有其人,他們皆因生前妙手仁心,死后得人奉祀,遂由人及神。
奇怪的是,在史界里,孫思邈聲名顯赫,但在仙界卻不及吳真人的名聲。根據碑文記載,清朝初年,林氏人從福建請來吳真人香火到東海建廟奉祀。直至清咸豐十一年才加塑孫真人牌位。
真君廟解放初期遭廢棄,改革開放后重修。重修所立碑石,碑文出自原陸豐統戰部長馬毓英老先生手筆。
廟前有一小型公園,古榕擎天,華葉如蓋,更有斗折長廊,琉璃碧瓦,綠藤藏繞,情趣無限。老人們在樹下乘涼,在廊廡下下棋,打牌,其樂融融。
廊前有一人造巨石,一面陰刻“真君園”三個鎦金大字;另側有公園捐資者鐘聲堅先生親撰的《園記》文辭優美,情真意切。
附《君園記》
真君園址乃真君廟前戲臺及曠地之舊所,其地及周圍亦因真君廟而得名真君抑大帝宮,建國初廢,廟宇為戲臺后,復置墟市,下數十載嘗為草市豬市。1979年棄市而建工人劇院,移時復倫為市肆,至此,舊時風范漸頹,余每臨其地于茲,慨嘆不已,常存修繕之心。
余生于斯養于斯嬉戲于斯,悉余者莫如廟前兩株尚留之古榕也,于今余雖終年奔波海外,然終眷眷于是,興廢總關情,今歲余得建成真君園而愿始遂焉。
園小不華,無曲水林泉之勝,然百歲古榕如蓋,影醉云涼;雖無朱軒樓閣之美,而廊亭花木掩映,蔚然深秀,亦足以娛老稚,消擙暑均衡生態之功,爾倘同此心則余幸甚勒貞珉以為記。
?????????????????鐘聲堅 ?謹記
公元二零零一年歲在辛已秋月。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