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17-01-20 發布者: 字體:大 | 中 | 小
蘇香
在陸豐甲子、碣石、湖東、南塘、城東幾個區鎮,每年農歷七月都會舉行一次隆重祭孤活動,這個活動就是人們俗稱的“鬼節”。其實“鬼節”應稱“盂蘭節”,據說此月邪氣重,兇殺多,人們顧忌得很,因為顧忌,所以此月一般都不興辦喜慶之事。人們只知七月陰氣重,霉氣多,怕惹禍上身,于是退避三舍,但對其真正來歷卻知之甚少,其實,這里還有一段悲壯慘烈的故事呢。傳說每年農歷七月十四日陰府鬼門大開,孤魂野鬼特許到陽間攝取陽氣,享用超度祭祀之物。
主要祭祀的重磅人物普度公,原是古代一位饒勇將領,因有次出征遇難,得仙人賜丹解救,仙丹大小功效不一,吃了大的強威膨體,吃了小的康態縮身。誰知被戰事困擾的將軍忘了仙翁所囑:戰前吃大,戰后吃小。竟然將兩顆仙丹同時服下,結果在獲勝返城時,膨大的身軀因無法縮小而被困城門外。將軍一時急火攻心,撞城而死,血濺城門外……
他死后,被陰曹地府封為群鬼首領,統管大小鬼卒事務。百姓敬仰他的功德,每逢七月便用各種隆重儀式,豐盛禮品來祭祀他、緬懷他。
陸豐沿海一帶很重視這個傳統節日,在農歷七月十三日、十四日、十七日、二十二九日便以其獨特的儀式,隆重的場面來吊祭他、緬懷他,同時超度所有和他一起陣亡而無家可歸的孤魂野鬼。
祭祀物品繁多,有葷有素,有咸有甜,有活有死,有肉有果,花樣繁多,應有盡有。此外,還有各種紙糊物品、人物扎像。紙糊物品有長袍、衣服、布匹、帽子等各式穿戴物品……款式多樣,色彩豐富。一件件,一疊疊,堆積如山。人物扎像,有牛頭馬面、八仙過海、金童玉女及普度公像等等。在這些紙糊扎像中,最高大的要數普度公像了。他身高十丈,手執鉛簡,身穿鐵甲,口吐長舌,面目猙獰,氣勢嚇人。它往往被供在最顯眼的地方,在沿海地區卻常常被供在背朝大海面向庶民的碼頭上,接受海浪淋浴,百姓香火……
祭孤期間,彩旗飄飄,香煙繚繞。在陣陣禮炮聲和奏東聲中,各路演藝人員紛紛登臺獻藝,表演傳統節目……一時間,燒香者,觀光者,你擠我擁,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這項活動,一直持續到農歷二十九日關孤門(俗稱“鬼門關閉”),才算塵埃落定。
“盂蘭節”,以祭孤魂為目的、吊亡靈為宗旨。百姓不僅為祈禱一份平安福祉,更是對先祖英烈功德的緬懷和對孤魂的撫慰。不管世上真否鬼魂在,然而心存良善,愛心施舍,超度亡靈,承傳典范,始終是我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