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政協網: m.nniifjq.cn 發布時間:2017-01-20 發布者: 字體:大 | 中 | 小
林廣榮
婚姻是社會再生產的基礎,在陸豐人們一直把結婚看做一件大事,相關的儀式被統稱為“人生儀禮”。據《禮記·昏儀》的記載,古代人們對婚姻就非常重視,傳統婚姻強調的是家族延續和家族外交。《禮記·昏儀》曰:“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也,故君子重之。”這就說明了關于婚姻的定義,精辟地詮釋了傳統婚姻的核心價值;通過聯姻來建立兩個宗族的良好關系,對上要靠它傳宗接代、侍奉宗廟;對下要靠它生兒育女、以接續宗族血統。可見古人早已認識到婚姻的重要性,并且當時人們就已形成了約定俗稱的禮儀。夫婦結合,只要是通過了這些禮儀的,其婚姻就獲得社會的認可,具有了社會性的合法地位和正當性。社會發展至今天,現在《婚姻法》深入人心“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包辦婚姻的現象已很少見到,自由戀愛的風氣非常普遍。同時,早婚被禁止,晚婚優育得到提倡。當然,在陸豐所舉辦的婚禮以傳統婚俗為主,但也仍然是父母掌握具體儀式的實施,不過,各種禮節名目繁多,這些禮節在婚禮上的表現則尤為明顯。
縱觀古今,夫婦結合要通過禮儀。據葉春生《廣東民俗大典·福佬人婚姻儀禮》的記載,婚姻儀禮,男女成婚,是從古沿襲至今的婚姻風俗。本文把幾種婚姻進行歸納介紹,并聯系陸豐實際簡單論述。
娶妻看“三斗”民間婚俗。陸豐沿海一帶在男家相親的時候,有看“三斗”的風俗。就是男方由一個有經驗的長輩帶著去女方互相看。其主要作用是讓男方自如地應付舊時的各種禮節,不至于怯場或者失禮。看“三斗”是男方選擇女方的一些標準。三斗分別指乳斗、后斗(臀)、嘴斗。三斗大致與健康、生殖有關系。
合婚民間婚俗。無論雙方相識過程如何,男方須托媒至女家求婚,并取回女子的名字和生辰。男家將兩人生辰請星家合婚,經推算認為雙方八字相合,便認為吉祥可娶,否則將女方庚帖送回。
看家風民間婚俗。女方到男家看房屋、家庭陳設等,若中意,便可議聘、開聘。
開聘民間婚俗。在紅折帖上開展男方聘禮和女方妝奩數目。男方聘單要列明聘金、布料、金銀、茶儀、糖果的具體數量。聘單由媒人送到女家,若得認可,男方便可送聘定親。
送聘民間婚俗。男家擇吉日將已議定聘禮送至女家,女家回送男家兩個糖包并插上石榴花,謂之受聘。
報日民間婚俗。男方擇定迎娶日期,用紅帖寫明,另加金飾物一兩件、糖食四色,送至女家。女家備紅帖,寫上女兒出生的年月日,并大桔、糖食送回男家。
茶儀民間婚俗。茶儀即聘金。有些人不愿討價還價議聘,回避赤裸裸的金錢關系,便將聘金稱為“茶儀”,意為男家對女方父母育女之恩的感謝。茶儀以茶擔為單位,雙方通過媒人兩頭奔走,定下擔數,然后按市價換算成現款或者其他相應的硬通貨。
成年禮民間婚俗。當青年男女到達一定年齡以后,就可以進入擇偶階段。不管是通過媒人介紹還是自由戀愛,取得戀愛、結婚的權利之前,必須經過一個成年的儀式,這就是成年禮。成年禮是青少年步入成人社會的標志,是其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標志之一。在陸豐女子出嫁時必須要舉行成年禮,其儀式一般是出嫁前由“全福人”為其“絞臉”、“上頭”。“絞臉”亦稱“開臉”,即清除臉上的汗毛并整修眉毛,從此姑娘不再被叫做“毛毛女”;“上頭”是將頭發挽起,用發網套住,別上釵笄。開臉和上頭是普遍流行的女子成年禮儀。
送嫁妝民間婚俗。在新娘未嫁之前,有的嫁妝須先行擇吉日送至男家。男方要請年紀較大的人迎妝。
陪嫁針梳民間婚俗。女兒當嫁的時候,母親要為女兒準備一盒針和一把梳作為嫁妝,這種風俗流行在陸豐山區一帶。新娘過了門之后,要把針分別親自送到家婆、嬸娘、小姑以及鄰居家的女輩,以求得用針縫住她們的嘴,萬一有什么事情,大家多多包涵和見諒。而梳子是留著自用的,帶著母親拳拳的愛女之心,祈望女兒在夫家的生活像梳頭發那樣順順利利,做事情也像梳頭發那樣有條不紊。
姐妹錢民間婚俗。陸豐沿海一帶姑娘出嫁時有分贈“姐妹錢”的習俗。“姐妹錢”是由前來迎娶的新郎分贈給送新娘上路的姐妹們,一般是4元4角8分。分贈姐妹錢由一對男女代送,含意“好”。448,寓“世世好”和“世世不分(離)”之意。
吃姐妹飯民間婚俗。陸豐等地風俗,女子出嫁當天早晨要與家人及同庚姐妹共進早晨,俗稱“吃姐妹飯”。飯后要把銅錢撒在米篩上,兄弟姐妹從大到小依次摸取,俗稱“分姐妹錢”。這時青娘(即喜娘、伴娘,下同)做四句:“紅燭點起團團紅,兄弟姐妹圍桌中。兄弟姐妹來分飯,分飯拜別做新人。”
提油舅民間婚俗。陸豐城鄉舊婚俗。女兒出嫁當天,要有兄弟帶五件禮品隨姐妹前往男家,這就是“提油舅”。五件禮品:一是公雞母雞一對,裝在小巧玲瓏的小雞籠里,俗稱“帶路雞”,意為繁衍傳代快,并期望新娘不忘回娘家的路;二是豬肉咸包12個、豆沙甜包120個,送與男方家人,愿新娘人人合意;三是一副三牲,贈與新娘拜司命公;四是檳榔12粒,“大吉”一對,裝在叫“檳榔鼓”的錫盒里,取如意吉祥之意;五是帶一小罐化妝油,贈與新娘化妝。提油舅一進新郎家,就受到最熱烈的歡迎,中午設宴招待坐首席。
看新娘民間婚俗。洞房之夜,新娘要裝扮一番,由青娘陪著在廳堂讓人觀看。引新娘上場時青娘念道:“今夜輝煌大燈光,瑤身玉影照分明,今夜新娘來移步,堂上請安見親人。”新娘行禮敬茶,人們就要做四句:“茶盤圓圓,茶杯金墘;夫妻和合,生得男兒。”
但也有故意做歪詩的:“新娘敬茶一份存,看著新娘無穿裙。我身上就有帶錢,還是留起來買煙。”
結房圓民間婚俗。客人鬧完洞房后,就由男方請一“好命婆”到洞房里伺候新郎新娘吃“結房圓”,這是一種用糯米粉做的團子或桂圓肉。吃結房圓時青娘要做四句:“食甜圓,甜糖糖,新娘食了惜新郎。食甜圓,甜融融,新郎食了惜新娘。”各吃兩粒之后要互換圓盞,再吃兩粒,俗稱“交杯換盞”,青娘再做四句:“交杯換盞團團圓,夫妻恩愛樂相隨。老君送來麒麟子,明年生得狀元兒。”
綜上所述,婚姻禮俗是男女建立婚姻關系的必要途徑。由于結婚是人生最大喜事,關系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連續和社會的安定,因此,在陸豐有關婚姻的習俗也特別繁多,婚俗的歷史非常悠久;并且處于不斷的變動之中,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應該說,以筆者的見識,很難全面介紹陸豐婚姻禮俗,只能是介紹婚禮中重要環節的風俗畫面。
掃一掃分享該新聞